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根 本 上 , 生 活 的 語 言 、 真 實 的 語 言 、 思 考 的 語 言 等 等 , 乃<br />

是 笠 早 期 以 來 即 不 斷 揭 櫫 於 言 行 的 重 要 觀 點 。…… 這 就 是<br />

「 語 言 即 思 考 」 的 本 質 論 的 推 展 , 亦 即 新 即 物 主 義 詩 人 的<br />

物 象 構 造 法 。 28<br />

郭 成 義 在 文 中 也 引 用 了 海 德 格 〈 解 釋 學 的 詩 學 〉 之 觀 點 , 提 出 「 為<br />

了 決 定 語 言 , 而 遇 到 語 言 」, 以 此 角 度 批 判 蕭 蕭 的 觀 念 是 「 為 了 遇<br />

到 語 言 , 而 決 定 語 言 」, 其 實 正 是 白 萩 所 說 「 人 是 用 語 言 來 思 考 ,<br />

不 是 用 文 字 來 思 考 」 的 觀 念 延 伸 。 也 就 是 說 , 笠 同 仁 的 語 言 觀 , 並<br />

非 建 築 在 文 字 之 上 , 而 是 將 文 字 視 為 「 語 言 的 實 相 化 」, 正 因 語 言<br />

的 意 義 逐 漸 變 成 要 以 文 字 型 態 去 辨 認 , 所 以 許 多 詩 人 就 誤 以 為 寫 詩<br />

是 從 文 字 去 思 考 , 甚 至 將 語 言 和 文 字 混 為 一 談 , 不 加 辨 析 , 如 此 便<br />

產 生 如 蕭 蕭 或 者 創 世 紀 同 仁 以 修 辭 工 具 的 「 二 手 認 識 」 來 對 待 語 言<br />

的 書 寫 狀 況 。 因 此 , 趙 天 儀 分 別 偽 劣 詩 與 有 生 命 的 詩 , 便 說 「 偽 詩<br />

則 往 往 因 本 身 詩 素 的 貧 乏 , 卻 不 斷 地 利 用 擬 似 艱 難 深 奧 的 語 言 出 現<br />

, 不 錯 , 詩 是 一 種 語 言 的 藝 術 , 然 而 語 言 的 花 招 卻 也 常 常 隱 藏 著 詩<br />

性 的 貧 弱 」, 我 們 不 難 看 出 趙 氏 對 於 偽 劣 詩 的 語 言 使 用 採 取 「 擬 似<br />

」、「 語 言 的 花 招 」 等 批 判 語 詞 , 而 笠 同 仁 認 為 貧 弱 的 詩 之 所 以 會 出<br />

28<br />

引 自 郭 成 義 〈 都 是 語 言 惹 的 禍 ─ 評 蕭 蕭 「 現 代 詩 七 十 年 」 一 文 〉,《 笠<br />

》106 期 ,1981.12,P.48-49。<br />

7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