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出 真 實 的 詩 篇 …<br />

第 一 , 可 以 看 到 他 們 並 不 是 反 對 「 戰 鬥 詩 」 本 身 , 而 是 認 為 無 論 用<br />

哪 種 主 題 作 為 詩 創 作 的 選 擇 , 都 必 須 通 過 藝 術 形 象 , 凡 口 號 與 議 論<br />

的 概 念 入 詩 , 都 一 律 反 對 。 第 二 , 強 調 「 為 生 活 而 藝 術 」 的 詩 觀 ,<br />

與 紀 弦 所 說 「 一 切 文 學 是 時 代 的 。 唯 其 是 一 時 代 的 作 品 , 才 會 有 永<br />

久 的 價 值 。 這 就 是 說 , 對 於 詩 的 社 會 意 義 和 藝 術 性 , 我 們 同 樣 重 視<br />

」, 以 及 覃 子 豪 所 言 「 詩 的 實 質 也 就 是 它 的 內 容 , 是 詩 人 從 生 活 經<br />

驗 中 對 人 生 的 體 驗 和 發 現 」, 有 相 近 與 相 通 之 處 , 而 更 能 把 握 「 為<br />

人 生 而 藝 術 」 概 念 的 精 髓 。 第 三 , 也 暗 示 了 詩 應 該 屬 於 人 性 與 自 由<br />

, 不 應 該 受 限 於 各 種 非 詩 因 素 的 干 擾 , 在 這 個 理 念 上 , 所 有 詩 作 都<br />

應 以 戰 鬥 的 態 度 來 與 「 非 屬 於 詩 」 的 一 切 抗 衡 到 底 。 雖 然 此 處 並 沒<br />

有 像 紀 弦 直 接 以 「 移 植 說 」 來 振 聾 發 聵 , 但 以 「 戰 鬥 」 隱 喻 詩 創 作<br />

所 應 追 尋 自 由 , 亦 給 新 詩 帶 來 一 個 避 開 政 治 力 干 預 的 進 路 。 而 表 面<br />

上 響 應 政 府 號 召 的 「 戰 鬥 詩 特 輯 」, 其 實 早 就 替 「 新 民 族 詩 型 」 與<br />

後 來 的 「 超 現 實 主 義 」 提 供 了 一 種 隱 喻 性 的 「 上 膛 戰 鬥 」。 而 在 此<br />

期 裡 與 後 來 「 新 民 族 詩 型 」 更 為 直 接 相 關 的 則 是 王 岩 的 〈 談 民 族 新<br />

詩 〉 一 文 , 提 出 了 「 民 族 新 詩 的 六 原 則 」:<br />

( 一 ) 民 族 新 詩 要 負 起 培 養 民 族 生 機 , 喚 醒 民 族 靈 魂 的 使<br />

44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