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予 以 重 新 組 合 , 並 且 更 進 一 步 將 一 樣 物 體 各 種 不 同 的 角 度 , 同<br />

時 呈 現 在 一 個 畫 面 上 , 以 達 到 平 面 繪 畫 表 現 立 體 空 間 視 點 的 效<br />

果 , 可 說 是 揭 示 現 代 藝 術 的 序 幕 。( 按 : 此 處 可 看 出 移 植 西 方<br />

藝 術 創 作 形 式 於 新 詩 創 作 的 技 巧 影 響 , 者 也 可 以 了 解 紀 弦 再 當<br />

時 不 僅 是 透 過 「 橫 的 移 植 」 去 揚 棄 舊 傳 統 , 其 實 是 在 找 尋 新 詩<br />

創 作 在 根 源 與 技 巧 上 的 突 破 口 , 他 認 為 必 須 透 過 一 種 有 別 於 以<br />

往 的 全 新 面 貌 來 重 新 組 合 新 詩 的 語 言 , 也 藉 此 能 讓 台 灣 的 新 詩<br />

創 作 成 為 現 代 文 化 的 序 幕 , 可 以 說 是 一 種 強 烈 企 圖 心 的 展 示 。<br />

)<br />

( 三 ) 達 達 派 : 達 達 主 義 ( Dadaism )1913 年 杜 象 在 紐 約 領 導 , 現 代 藝<br />

術 可 說 都 是 達 達 的 變 奏 或 展 開 , 達 達 派 多 創 造 反 戰 、 反 現 代 生<br />

活 、 反 藝 術 的 作 品 。 他 們 反 對 嚴 肅 的 藝 術 。 認 為 破 壞 藝 術 反 而<br />

為 新 藝 術 開 新 的 途 徑 與 可 能 。 主 要 概 念 為 「 造 形 ( 形 式 ) 須 有 助<br />

於 功 用 和 機 能 」。( 按 : 移 植 「 達 達 派 」 其 實 或 許 隱 含 著 一 種 反<br />

戰 的 內 在 思 維 , 可 以 說 是 在 反 共 復 國 年 代 , 一 種 避 開 政 治 干 擾<br />

與 抵 拒 政 治 的 隱 喻 , 藉 此 或 將 可 以 把 新 詩 的 創 作 從 政 治 控 制 中<br />

解 放 出 來 ( 雖 然 在 宣 言 裡 依 然 要 明 說 「 愛 國 」)。)<br />

( 四 ) 超 現 實 主 義 派 : 受 佛 洛 伊 德 精 神 分 析 學 影 響 所 產 生 出 的 一 派 ,<br />

並 從 達 達 派 發 展 而 來 , 而 「 超 現 實 」 一 詞 , 是 由 詩 人 阿 波 里 奈<br />

爾 首 用 的 , 後 來 才 用 於 繪 畫 上 。1924-1929 年 法 國 作 家 布 列 東<br />

1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