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於 著 重 精 神 的 發 揚 而 缺 乏 生 活 實 質 以 為 強 固 , 而 令 人 覺 得<br />

其 虛 脫 感 。 59<br />

陳 鴻 森 從 兩 個 分 向 對 《 笠 》 與 《 創 世 紀 》 的 某 些 作 品 提 出 了 批 判 ,<br />

批 判 的 基 礎 就 在 於 意 象 構 成 的 兩 種 特 性 , 就 是 「 生 活 性 」 與 「 精 神<br />

性 」, 而 這 兩 種 特 性 其 實 就 是 「 意 象 現 實 性 」 的 兩 個 支 點 。 他 認 為<br />

,《 笠 》 的 某 些 作 品 過 於 發 揚 生 活 意 識 , 以 外 顯 的 現 實 生 活 作 為 書<br />

寫 主 題 與 意 象 塑 造 之 來 源 , 但 忽 略 了 精 神 本 質 , 無 法 呈 現 對 於 現 實<br />

的 抵 抗 精 神 ; 而 《 創 世 紀 》 的 問 題 則 在 於 喪 失 生 活 實 質 作 為 地 基 ,<br />

反 而 過 度 去 架 構 一 個 虛 幻 不 實 的 精 神 意 識 , 導 致 作 品 產 生 一 種 虛 脫<br />

的 感 受 。 其 實 陳 鴻 森 這 段 話 相 當 重 要 , 不 僅 揭 示 了 笠 同 仁 對 於 意 象<br />

現 實 性 的 關 懷 , 更 影 響 了 八 0 年 代 李 敏 勇 以 「 內 向 觀 點 」 和 「 外 向<br />

60<br />

觀 點 」 兩 個 分 向 討 論 當 時 在 詩 學 上 的 兩 道 重 要 脈 絡 。<br />

( 三 ) 創 造 性 。 在 即 物 性 方 法 與 現 實 性 基 礎 上 建 立 起 的 「 意 象 」, 在<br />

處 理 成 現 代 詩 過 程 中 , 如 要 擺 脫 前 述 所 謂 「 語 言 的 陳 腐 性 」,<br />

就 必 須 植 根 於 現 實 的 土 壤 上 , 賦 予 趙 天 儀 所 言 「 超 現 實 的 想 像<br />

59<br />

引 自 〈 笠 書 簡 ─ 陳 鴻 森 致 傅 敏 〉,《 笠 》57 期 ,1973.10,P.67。<br />

60<br />

詳 參 丁 威 仁 〈 現 實 主 義 的 藝 術 導 向 ─ 八 0 年 代 《 笠 》 詩 論 初 探 〉,《 笠<br />

與 七 、 八 0 年 代 台 灣 詩 壇 關 係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主 編<br />

,2007.11,P.171-172。<br />

47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