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232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233當 影 響 」 382 。1937 年 , 印 順 法 師 透 過 日 本 學 者 的 ( 印 度 學 ) 佛 教 學的 研 究 , 吸 收 現 代 佛 學 的 治 學 方 法 , 確 定 「 探 求 佛 法 的 方 法 」 383 :「 從 現 實 世 間 的 一 定 時 空 中 , 去 理 解 佛 法 的 本 源 與 流 變 」, 開 拓 合於 史 實 的 研 究 方 法 , 破 除 中 國 佛 學 的 神 話 史 觀 。 事 實 上 , 還 吸 收 其研 究 成 果 而 交 辯 之 , 間 接 互 動 於 國 際 。創 新 典 範 的 過 程 , 吸 收 日 本 為 主 的 現 代 佛 學 研 究 方 法 與 成 果 ,依 年 代 發 展 為 主 , 略 述 如 下 。在 新 典 範 的 準 備 將 成 熟 之 際 ,1937 年 上 「 讀 到 了 日 本 高 楠 順次 郎 與 木 村 泰 賢 合 編 的 『 印 度 哲 學 宗 教 史 』; 木 村 泰 賢 著 的 『 原 始佛 教 思 想 論 』」 384 。 其 時 還 讀 到 日 人 論 唯 識 史 的 書 , 相 輔 於 中 華 本土 的 大 乘 三 系 學 風 , 激 盪 助 成 第 一 本 專 書 《 唯 識 學 探 源 》 385 , 確 立文 獻 與 思 想 並 重 的 教 史 研 究 方 法 ( 所 謂 教 證 與 理 證 )。 木 村 的 前 書 ,提 供 其 古 代 印 度 文 明 傳 統 的 背 景 , 以 明 佛 陀 的 創 教 之 特 色 ; 這 明 顯表 現 在 《 印 度 之 佛 教 》 第 一 章 386 ; 後 書 則 可 能 提 供 《 佛 法 概 論 》 的參 考 ( 架 構 ) 387 。382 《 印 順 2004》 頁 241:「 日 本 近 代 的 佛 學 , 對 我 是 有 相 當 影 響 的 」。383 《 印 順 1985b》 頁 9。1950 年 , 參 考 宇 井 伯 壽 的 〈 佛 滅 年 代 論 〉 等 , 寫 〈 佛 滅 年 代抉 擇 談 〉 388 。1956 參 加 泰 國 的 佛 滅 2500 年 紀 念 , 又 再 論 列 。 這 乃參 酌 華 語 系 東 亞 佛 教 的 傳 統 而 交 論 於 巴 利 語 系 的 南 傳 佛 教 。1952 年 , 赴 日 參 加 佛 教 的 國 際 會 議 , 請 回 《 日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直 接 感 受 世 界 佛 教 的 同 異 , 寫 〈 華 譯 聖 典 在 世 界 佛 教 中 的 地 位 〉。1953 寫 〈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以 佛 法 的 三 法 印 , 作 為 研 究 方 法的 原 理 , 吸 收 批 判 ( 日 式 ) 現 代 佛 學 的 研 究 方 法 。 類 同 的 意 趣 , 又於 1967 年 交 辯 於 曾 留 日 的 張 漫 濤 先 生 389 。1968 年 續 成 《 有 部 論 書 》, 主 要 參 考 了 日 人 的 著 作 , 更 強 化 文獻 學 的 研 究 方 法 。1971 年 出 版 的 《 聖 典 集 成 》, 經 藏 的 部 份 深 受 呂 澂 研 究 的 啟 發 ,整 體 研 究 參 考 了 日 人 為 主 的 著 作 , 間 接 交 辯 於 現 代 佛 學 的 研 究 主 流( 依 持 巴 利 聖 典 ) 390 。1983 年 出 版 《 雜 阿 含 經 論 會 編 》。 就 重 整 《 雜阿 含 經 》 的 部 份 , 深 獲 讚 美 ; 至 於 整 體 的 聖 典 成 立 史 , 則 另 有 評 價 。1971 年 出 版 的 《 中 國 禪 宗 史 》,「 曾 參 考 日 本 學 者 的 著 作 」 391 。該 相 關 研 究 本 由 胡 適 先 生 促 發 ,1969 左 右 又 在 台 灣 論 辯 392 , 都 是 成就 該 書 的 因 緣 。 期 間 又 專 文 評 論 胡 適 的 「 考 據 」 結 果 與 「 捉 妖 、 打384 《 印 順 1985b》 頁 9385 《 印 順 10》〈 自 序 〉。386參 閱 而 述 佛 陀 之 創 教 , 另 在 〈 佛 教 之 興 起 與 東 方 印 度 〉(《 印 順 16》第 2 長 文 )。《 印 度 之 佛 教 》 還 另 參 考 「 三 部 書 」 等 (《 印 順 2005》 頁 26-8,《 印 度 之 佛 教 》〈 重 版 後 記 〉 頁 6-7)。)387參 見 《 復 歸 ( 二 )》〈 導 論 章 〉 第 二 節 第 二 項 第 二 目 的 第 二 條 註 。388並 下 述 之 文 , 在 《 印 順 22》 第 3&4 文 。389 《 印 順 20》 第 11 文 。390 《 印 順 1985b》 頁 33-5。391 《 印 順 2004》( 頁 245), 並 述 辯 一 些 因 緣 。392相 關 的 論 辯 還 可 參 見 《 江 燦 騰 1996》 頁 339f.。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