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80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81陀 本 身 。第 二 種 研 究 方 式 的 優 點 很 明 顯 , 強 於 文 本 的 對 比 批 判 。 其 致 力澄 清 文 本 的 分 歧 , 這 對 漢 譯 《 阿 含 經 》 的 讀 者 更 易 感 受 ; 嚴 於 判 分發 展 , 強 化 歷 史 感 。 但 是 ,「 設 立 額 外 的 判 準 」 易 陷 於 理 論 引 導 事實 。 精 析 層 分 , 有 時 落 於 瑣 碎 , 或 陷 於 文 獻 歷 史 而 疏 於 法 義 , 難 以融 貫 說 明 佛 法 的 豐 富 教 理 。 在 《Tse-fu2004》 的 進 一 步 研 究 , 以 「 念(sati)」 為 中 心 , 精 析 層 分 相 關 文 獻 的 發 展 , 說 明 止 觀 相 應 , 自 利利 他 的 修 證 過 程 。相 對 於 第 二 種 究 方 式 重 於 文 本 的 分 歧 與 異 質 發 展 , 在 第 四 種 研究 方 式 101 (《 復 歸 ( 一 )》 所 謂 的 第 三 種 方 式 乃 印 順 法 師 的 研 究 ),對 聖 典 文 本 的 看 法 上 強 調 , 至 少 相 當 大 部 份 的 尼 柯 耶 (nikAya, 即巴 利 經 藏 ) 材 料 , 有 著 基 本 的 同 質 性 和 本 質 的 真 實 性 (substantialauthenticity )。 另 方 面 , 傾 向 於 將 材 料 內 的 分 歧 乃 至 不 一 致(incoherences), 視 為 不 重 要 ; 並 且 傾 向 於 將 口 傳 時 期 在 教 義 發 展的 創 新 、 革 新 , 視 為 已 經 是 最 小 的 或 已 被 成 功 排 除 於 聖 典 之 外 。 如此 研 究 的 結 果 , 透 過 聖 典 文 本 , 對 佛 陀 本 人 的 真 實 教 義 , 產 生 一 個相 當 一 致 的 圖 像 。這 種 研 究 的 優 點 亦 很 明 顯 , 試 著 說 明 佛 陀 本 人 的 融 貫 真 實 教101以 下 所 述 據 〈Schmithausen1990〉( 頁 1)。《Gombrich1996》 並 不 同意 該 敘 述 ( 頁 11-2)。 另 外 , 該 書 頁 12 亦 提 到 : 對 比 佛 陀 同 時 代 的 思 想 , 以決 定 屬 於 最 早 期 的 教 義 , 乃 至 佛 陀 本 人 。 這 方 法 常 有 明 顯 的 助 益 ,《Tse-fu2004》( 頁 9-10) 亦 使 用 。義 , 至 少 是 最 早 期 ( 或 早 期 ) 所 傳 的 佛 陀 教 導 。 這 對 好 樂 佛 陀 教 導的 人 , 很 容 易 感 受 。 但 是 , 如 何 證 明 分 歧 不 重 要 ? 如 何 證 明 大 部 份聖 典 文 本 的 「 基 本 的 同 質 性 和 本 質 的 真 實 性 」? 從 聖 典 文 本 的 口 傳特 性 , 溯 其 共 同 的 真 實 來 源 , 乃 是 很 好 的 方 法 。 這 如 〈 越 建 東 2004〉述 介 「 西 方 學 界 對 早 期 佛 教 口 傳 文 獻 的 研 究 近 況 」。 更 進 一 步 的 方法 , 乃 至 訴 諸 佛 陀 曾 作 為 教 法 的 中 心 權 威 , 或 從 佛 世 至 ( 最 ) 早 期僧 團 的 統 合 功 能 ( 該 文 頁 345 述 及 ), 或 佛 世 以 來 的 教 法 專 家 102 。 在《Kin-tung2004a》, 進 一 步 討 論 這 些 問 題 103 , 展 現 華 人 學 者 的 貢 獻 。於 下 , 略 述 華 人 學 者 參 與 上 述 的 三 種 研 究 。G. Schopen 的 研 究 重 點 在 教 史 104 , 特 別 是 關 於 教 團 與 戒 律 的 狀況 ; 這 就 直 接 關 涉 到 律 藏 的 成 立 發 展 105 。 在 若 學 法 師 的 《Juo-hsüeh2000》 106 與 見 豪 法 師 的 《Chao-hsiang2002》, 都 開 拓 研 究 尼 眾 戒 律 ,致 力 於 澄 清 原 始 實 況 。 研 究 方 法 上 , 都 留 意 到 G. Schopen 的 主 張102103這 些 論 點 被 整 合 於 《Thanavuddho》( 乃 日 文 書 ) 第 二 章 第 五 節 。頁 3&277。104 〈 越 建 東 2004〉( 頁 330 的 註 4) 認 為 :「 其 看 法 逐 漸 為 學 界 所 注 意 」。105對 於 聖 典 編 集 史 , 一 般 上 認 為 : 共 存 於 異 部 派 與 異 文 本 的 內 容 , 可 上 溯到 先 於 該 些 部 派 分 裂 以 前 。 而 其 批 判 地 主 張 : 某 些 共 同 成 份 乃 起 於 後 代 的 相 互影 響 (《Schopen1997》 頁 80)。1061984》。該 書 可 並 比 於 《Pachow1955》, 而 更 細 緻 ; 更 精 審 於 《Kabilsingh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