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88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89究 , 略 加 說 明 ( 頁 37-48)。 在 該 章 第 四 項 , 試 擬 研 究 方 法 時 , 重 於開 發 佛 教 典 籍 內 的 解 釋 源 流 與 方 向 ; 試 擬 三 層 相 攝 的 研 究 步 驟 :「 聖典 本 身 的 真 理 、( 初 期 佛 教 乃 至 佛 世 ) 歷 史 中 的 真 理 、 真 理 復 現 在當 今 的 歷 史 」( 頁 87)。 在 《 復 歸 ( 二 )》, 除 了 以 聖 典 為 核 心 , 研究 佛 陀 的 教 導 , 並 充 實 聖 典 解 釋 學 , 開 始 當 代 詮 釋 。在 本 節 的 上 一 項 , 已 概 述 當 今 華 人 推 展 四 種 研 究 方 式 的 成 果 。在 本 項 , 回 到 佛 陀 創 教 的 歷 史 現 場 , 觀 察 三 重 契 機 說 法 的 教 內 外 因緣 , 以 研 究 歷 史 中 的 佛 陀 教 導 。 透 過 這 個 研 究 , 將 進 一 步 研 究 ( 經藏 ) 聖 典 成 立 史 與 旨 趣 , 作 為 研 究 最 早 期 佛 教 乃 至 佛 世 佛 教 的 基礎 。 對 於 「 三 層 相 攝 的 研 究 步 驟 」, 則 歸 本 聖 典 , 研 究 與 詮 釋 所 依的 「 解 釋 之 道 」。 結 合 著 : 佛 陀 的 教 導 與 聖 典 成 立 史 , 再 吸 收 各 種研 究 方 法 , 將 可 試 擬 佛 教 聖 典 解 釋 學 。 接 著 , 續 詮 佛 陀 之 教 的 歷 史123 , 逐 步 開 展 當 代 詮 釋 。123 (a) 在 《 郭 朝 順 2004》( 頁 1-14), 討 論 「 佛 教 詮 釋 學 」 的 相 關 研 究 ;《 賴 賢 宗 2003》 以 「 佛 教 詮 釋 學 」 命 名 。《 呂 凱 文 2002&2004a&20005a-d》發 展 同 一 方 法 , 中 心 題 旨 則 是 釋 尊 為 主 的 早 期 佛 教 。《 林 鎮 國 1999》 置 於 「 現代 史 ─ 世 界 史 」 的 大 背 景 下 詮 釋 ; 這 受 到 《 郭 朝 順 2004》 注 意 ( 頁 4)。 印順 法 師 以 聖 典 成 立 史 論 的 四 悉 檀 為 基 礎 , 判 釋 佛 教 ; 這 亦 是 一 種 「 佛 教 詮 釋之 學 」。(b) 在 《 復 歸 ( 一 )》, 試 擬 佛 教 聖 典 解 釋 學 時 , 亦 曾 略 及 「 佛 教 詮 釋之 學 」( 例 如 , 頁 64 的 註 119、 頁 72 的 註 131、 頁 77 的 註 151)。 在 《 復 歸( 二 )》 的 充 實 中 , 發 揮 佛 法 , 吸 收 中 外 思 潮 , 化 「 解 釋 之 道 」 為 研 究 方 法的 步 驟 , 化 三 重 契 機 為 解 釋 原 則 。 本 於 佛 法 , 形 成 這 些 研 究 方 法 與 解 釋 原 則 ,於 下 的 第 二 目 中 , 概 說 研 究 進 路 與 線 索 。 在 第 三 目 , 略 說 聖 典文 獻 的 發 展 與 特 性 。 在 第 四 目 , 述 介 一 個 研 究 案 例 :《 沙 門 果 經 》代 表 的 道 次 第 定 型 式 , 並 評 述 : 聖 典 ( 史 ) 研 究 在 ( 台 灣 為 主 的 海外 ) 華 人 佛 教 的 動 線 ( 結 合 本 章 第 二 節 第 一 項 與 第 三 節 第 一 項 , 大致 構 成 華 人 聖 典 學 的 研 究 概 況 )。第 二 目 研 究 進 路 與 線 索佛 陀 創 教 的 時 代 以 前 124 , 雅 利 安 人 早 已 進 入 印 度 , 建 立 婆 羅 門神 教 的 四 姓 權 力 結 構 。 早 於 雅 利 安 人 未 入 印 度 之 前 , 約 在 西 元 前2500-1500 年 , 曾 建 立 古 老 的 印 度 河 文 明 。 約 西 元 前 15 世 紀 , 雅 利安 人 進 入 印 度 河 上 游 的 五 河 區 域 , 發 展 出 前 期 的 吠 陀 神 教 ; 到 了 西元 前 10-6 世 紀 之 間 , 進 而 東 渡 恆 河 上 游 , 建 立 婆 羅 門 至 上 的 神 教四 姓 權 力 結 構 , 逐 歩 發 展 到 恆 河 中 下 游 。 隨 雅 利 安 人 東 征 開 墾 , 婆羅 門 神 教 的 宗 教 權 力 結 構 與 文 化 東 移 ; 恆 河 中 下 游 受 其 影 響 , 加 以生 產 能 力 的 提 昇 與 初 步 的 市 集 化 , 漸 興 起 新 國 家 與 剎 帝 利 王 權 , 還有 新 社 會 階 級 。 相 對 地 , 婆 羅 門 神 教 內 部 開 始 省 思 神 教 祭 儀 , 追 求有 著 一 般 化 的 特 色 ; 完 成 基 礎 研 究 後 , 可 試 行 應 用 。124可 參 見 《 木 村 泰 賢 1》( 頁 28-30, 分 期 印 度 思 想 史 , 未 述 及 古 老 的 印度 河 文 明 , 以 前 期 吠 陀 為 第 一 期 ; 影 響 印 順 法 師 的 《 印 度 之 佛 教 》 頁 2),《 中村 元 1968》 前 三 章 ,《Basham1967》、《 印 度 Basham 編 中 譯 1997》( 頁 XVIII與 前 3 章 ) 與 《 尚 會 鵬 1998》 前 5 章 ,《 奧 義 書 與 英 譯 O98》( 頁 3-15)。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