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102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103契 對 出 家 僧 眾 為 本 的 佛 教 , 各 地 區 的 僧 團 漸 顯 特 色 或 不 融 , 開 始 進入 佛 陀 之 教 的 第 一 期 發 展 或 稱 為 初 期 佛 教 ; 逐 次 而 有 中 期 ( 或 稱 第二 期 ) 與 後 期 ( 或 稱 第 三 期 ) 150 。 換 言 之 151 , 本 於 佛 陀 的 教 導 , 佛這 如 《 雜 第 75&684 經 》(《 雜 會 上 & 中 》 頁 123&315):「 如 來 為 法 根 , 為 法眼 , 為 法 依 , 唯 願 世 尊 為 諸 比 丘 廣 說 此 義 ! 諸 比 丘 聞 已 , 當 受 奉 行 」; 佛 陀「 未 曾 聞 法 能 自 覺 法 」,「 開 覺 聲 聞 而 為 說 法 」。( 對 應 於 《S22:58:9》III p.66)。這 個 關 係 , 又 如 說 : 佛 陀 轉 法 輪 , 佛 弟 子 隨 轉 法 輪 ; 舍 利 弗 尊 者 則 是 隨 轉 法輪 第 一 (《A1:13》Ⅰp.23)。150 (a) 就 傳 統 的 印 度 佛 教 史 之 分 期 , 本 於 佛 世 ( 或 佛 世 為 本 的 根 源 期 ),之 後 分 作 三 期 。 類 似 的 劃 分 , 可 參 考 《 太 虛 全 書 》( 精 第 1 冊 ,p.514:「 教之 佛 本 及 三 期 三 系 」),《 印 華 4》( 頁 77)&《 印 順 14》( 頁 36-43),《W&T2000》( 第 一 章 : 討 論 佛 教 的 興 起 、 佛 陀 及 其 教 導 , 餘 章 的 處 理 很 特 別 地 三 分 , 歸屬 於 :Mainstream Buddhism、MahAyana Buddhism、VajirayAna),《 許 譯Smart2004》( 頁 60:「 佛 教 根 由 」、 頁 76:「 上 座 部 佛 教 」、 頁 82:「 大 乘 佛 教的 興 起 」、 頁 93:「 佛 教 在 北 方 的 傳 播 : 西 藏 的 情 況 」),《 阿 部 正 雄 張 譯 2003》( 頁 26: 佛 陀 與 佛 法 、 頁 49:「 上 座 部 」、 頁 55:「 大 乘 」、 頁 62:「 密 教 」,此 書 的 特 色 乃 獨 立 出 ( 日 本 的 ) 禪 宗 )。(b) 初 期 佛 教 乃 契 對 出 家 眾 為 主 ; 相 對 地 , 第 二 期 的 佛 教 轉 為 契 重 在家 信 眾 。 類 同 的 主 張 , 如 《 印 順 14》( 頁 39-41:「 初 期 佛 教 , 以 出 家 的 聲 聞僧 為 中 心 。…… 大 乘 佛 教 興 起 的 時 代 ,…… 這 一 期 的 佛 教 , 從 出 家 移 入 在 家 ,從 人 而 移 向 天 , 為 高 級 的 天 與 在 家 人 的 趣 入 佛 法 , 也 是 適 應 於 崇 奉 天 神 的 在家 婆 羅 門 而 發 揚 起 來 。」)、《Lamotte1988》( 頁 81: 大 乘 佛 教 的 興 起 乃 「 在家 人 信 願 (aspirations) 的 勝 利 」),《 莊 譯 平 川 彰 2002》( 頁 227-8:「 部 派 佛教 是 出 家 中 心 的 佛 教 ……。 相 對 地 , 大 乘 佛 教 本 來 是 在 家 中 心 的 佛 教 」)、《 中譯 Eliade2001》( 例 如 卷 二 頁 217:「 大 乘 佛 教 的 特 色 是 強 調 在 家 眾 的 奉 獻 及其 所 蘊 含 的 救 世 神 話 」)。 第 三 期 的 佛 教 則 是 適 應 印 度 教 為 主 , 最 後 融 入 印 度世 的 佛 弟 子 之 後 , 側 重 發 展 佛 陀 之 教 的 不 同 特 色 , 調 適 或 順 應 不 同階 段 與 區 域 的 印 度 政 教 因 緣 , 發 展 初 、 中 、 後 的 三 期 佛 教 。 忽 略 這個 大 背 景 , 難 以 說 明 : 佛 陀 創 立 出 家 修 行 為 主 的 僧 信 教 團 , 批 判 婆羅 門 教 ( 後 來 成 為 印 度 教 ) 的 文 明 傳 統 , 重 塑 凝 鑄 沙 門 的 修 行 傳 統而 創 教 ; 而 佛 教 在 印 度 的 發 展 , 卻 逐 步 印 度 教 化 , 終 於 融 入 印 度 大地 。在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中 , 佛 陀 之 教 乃 佛 陀 創 始 於 印 度 的 出 家 沙 門 團體 , 僧 信 之 分 明 顯 ; 在 基 督 教 與 伊 斯 蘭 教 的 文 化 傳 統 內 , 亦 都 或 強或 弱 區 分 專 業 宗 教 師 與 信 眾 152 。 這 些 相 同 , 有 著 類 通 的 宗 教 心 理 與目 的 。 至 於 發 源 於 華 夏 本 土 的 儒 學 ( 或 稱 儒 家 或 儒 教 ), 與 華 夏 特教 。 因 此 , 印 度 佛 教 重 心 的 三 期 演 變 : 由 契 重 教 內 僧 眾 至 教 內 信 眾 到 同 化 於教 外 人 士 ( 即 印 度 教 ); 而 佛 陀 的 教 導 , 則 是 三 重 契 機 , 引 入 道 次 第 。(c) 本 於 佛 陀 的 創 教 而 形 成 佛 教 的 根 源 , 在 印 度 分 成 三 期 。 這 是 上 述諸 書 的 類 同 分 法 。 這 些 書 還 或 隱 或 顯 地 認 為 : 印 度 本 土 的 三 期 各 作 為 核 心 基礎 , 大 致 對 應 地 發 展 到 印 度 境 外 的 三 大 區 域 , 轉 化 或 適 應 於 當 地 既 有 的 文 化與 宗 教 , 形 成 三 個 語 系 的 佛 教 傳 統 。 例 如 ,《 許 譯 Smart2004》( 頁 58),《 阿部 正 雄 張 譯 2003》( 頁 64-65),《 太 虛 全 書 》( 精 第 1 冊 ,p.514:「 教 之 佛 本及 三 期 三 系 」),《 印 華 4》( 頁 77&86f.)。151於 下 , 在 相 關 的 文 化 與 宗 教 脈 絡 , 說 明 佛 教 傳 統 在 印 度 境 內 外 的 發展 分 期 與 分 區 ; 並 比 較 世 界 宗 教 。 這 可 為 本 章 第 四 節 第 二 項 的 部 份 基 礎 。 另可 參 見 《 水 野 弘 元 2002》 第 七 章 ( 廣 泛 地 通 論 「 佛 教 與 文 化 」, 並 比 較 世 界宗 教 )。152在 《Olivelle1974》(p.VII), 指 出 : 佛 教 僧 團 的 古 老 性 , 在 世 界 宗 教的 獨 特 與 創 新 , 並 曾 影 響 基 督 教 與 伊 斯 蘭 教 的 教 制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