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262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263的 經 文 已 有 諸 多 問 題 。 姑 且 不 論 該 引 文 的 種 種 問 題 , 單 就 被 引 證 的經 文 與 該 主 張 的 關 係 而 論 , 也 還 待 討 論 。 有 些 佛 友 看 過 本 書 第 二 至第 四 章 的 一 份 初 稿 後 , 提 供 不 同 的 思 考 , 認 為 這 種 主 張 可 以 作 為 第一 份 文 證 ( 可 能 被 認 為 是 最 重 要 的 ), 支 持 :「 法 住 智 」 可 以 成 就 初果 或 四 果 。 這 些 精 細 且 重 要 的 法 義 , 若 非 佛 弟 子 熱 心 研 習 佛 陀 的 教導 , 殊 難 認 真 詳 加 辨 析 。 為 了 學 習 釋 尊 的 教 導 , 佛 弟 子 探 究 佛 法 的論 義 有 著 光 輝 的 歷 史 , 值 得 好 樂 真 理 者 共 預 斯 事 。 以 下 先 引 文 , 再作 討 論 ( 經 的 部 分 只 涉 及 關 鍵 處 , 不 澄 清 所 有 的 疑 誤 )。(b)(1) 依 《 大 毘 婆 沙 論 》 的 引 述 , 該 主 張 所 見 到 的 《 須 深經 》 為 :「 有 諸 外 道 …… 蘇 尸 摩 言 :『 仁 者 所 證 依 何 定 耶 ? 為 初 靜 慮 ,為 乃 至 無 所 有 處 耶 ?』 諸 苾 芻 言 :『 我 等 所 證 不 依 彼 。…… 我 等 皆是 慧 解 脫 者 。』…… 世 尊 告 曰 :『 蘇 尸 摩 ! 當 知 : 先 有 法 住 智 , 後有 涅 槃 智 。』…… 佛 言 :『 隨 汝 知 與 不 知 , 然 法 應 爾 。』 時 蘇 尸 摩不 果 先 願 」( 大 27 頁 572 中 - 下 )。 接 著 , 該 主 張 依 自 己 見 聞 的 經 文 ,推 論 說 :「 然 彼 五 百 應 真 苾 芻 , 依 未 至 定 得 漏 盡 已 後 , 方 能 起 根 本等 至 。 由 此 故 知 : 近 分 地 智 是 法 住 智 , 根 本 地 智 是 涅 槃 智 。」(2)異 譯 的 《 阿 毘 曇 毘 婆 沙 論 》 中 , 相 當 段 落 譯 作 :「 有 眾 多 異 學 梵 志 ……蘇 尸 摩 便 問 諸 比 丘 言 :『 汝 等 依 於 初 禪 得 漏 盡 耶 』? 答 曰 :『 不也 。』……『 我 等 是 慧 解 脫 。』…… 佛 作 是 答 :『 蘇 尸 摩 ! 當 知 :先 有 法 住 智 , 後 有 涅 槃 智 。』 佛 告 蘇 尸 摩 :『 汝 知 與 不 知 , 但 法 應如 是 : 先 有 法 住 智 , 後 有 涅 槃 智 。』」( 大 28 頁 407 下 -408 中 ) 接著 , 該 主 張 依 自 己 見 聞 的 經 文 , 推 論 說 :「 彼 諸 比 丘 , 先 依 未 至 禪漏 盡 , 後 起 根 本 禪 。 以 是 事 故 , 知 : 諸 邊 中 智 是 法 住 智 , 根 本 中 智是 涅 槃 智 。」( 續 上 )(c) 這 種 奇 特 的 主 張 若 比 較 於 另 三 本 《 須 深 經 》、《 瑜 論 》 釋文 與 《 相 註 與 疏 》 與 南 北 佛 弟 子 的 教 學 傳 統 ( 乃 至 《 大 智 度 論 》 的引 釋 ), 我 們 必 須 高 度 精 審 上 述 的 引 文 , 因 為 上 述 的 新 奇 主 張 極 細巧 地 誤 詮 經 文 。(1) 這 經 文 屬 於 《 雜 》 本 《 須 深 經 》 的 系 統 , 慧 解脫 者 未 得 初 禪 的 定 力 , 修 證 的 次 第 : 先 有 法 住 智 , 後 有 涅 槃 智 。 但是 , 該 主 張 卻 綜 合 經 意 為 :「 然 彼 五 百 應 真 苾 芻 , 依 未 至 定 得 漏 盡已 後 , 方 能 起 根 本 等 至 。」( 這 裡 的 綜 合 或 許 也 可 以 標 點 為 被 引 述的 經 文 , 若 如 此 , 則 將 自 己 的 意 思 插 入 經 文 ), 或 「 彼 諸 比 丘 , 先依 未 至 禪 漏 盡 , 後 起 根 本 禪 。」( 這 裡 的 綜 合 或 許 也 可 以 標 點 為 被引 述 的 經 文 )。(2) 這 樣 的 綜 合 明 顯 將 未 得 初 禪 修 改 為 :「 未 至 (sk.anAgamya)」 定 或 「 未 至 禪 」。「 未 至 定 」( 與 南 傳 的 「 近 行 定 」 等 )並 不 是 巴 漢 原 始 聖 典 的 術 語 , 乃 是 後 代 不 同 部 派 的 各 自 詮 釋 , 相 關的 討 論 可 參 見 本 章 第 四 節 的 第 四 項 。 可 見 , 在 定 學 上 , 該 主 張 於 原始 聖 典 中 並 沒 有 適 合 的 根 據 。 即 使 是 不 得 初 禪 而 漏 盡 的 經 文 , 於 原始 聖 典 的 位 置 也 還 受 到 學 者 省 察 。(3) 被 引 述 的 經 文 , 經 意 明 確 是 :不 依 初 禪 而 「 先 有 法 住 智 , 後 有 涅 槃 智 」, 慧 學 上 修 證 二 智 而 斷 盡一 切 煩 惱 膿 漏 。 這 同 於 《 雜 》 本 《 須 深 經 》。 修 證 這 二 智 而 漏 盡 解脫 , 這 是 三 本 《 須 深 經 》、 古 代 所 有 註 解 與 論 典 ( 除 了 這 裡 的 主 張 )和 佛 弟 子 傳 統 的 共 同 教 導 。 這 項 共 通 的 修 證 原 則 , 值 得 信 受 為 佛 弟子 傳 承 佛 陀 的 教 導 。(4) 但 是 , 該 主 張 在 綜 合 經 意 時 , 卻 明 顯 轉 移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