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70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171新 時 代 。在 傳 統 時 代 , 台 灣 早 有 原 住 民 ; 漢 族 漸 移 民 拓 墾 ;17 世 紀 上中 葉 , 曾 受 治 於 西 班 牙 與 荷 蘭 。 經 明 鄭 的 奠 基 ; 清 代 的 台 灣 , 漸 形成 海 外 的 華 人 社 會 。 佛 教 隨 移 民 傳 入 台 灣 , 承 自 明 清 的 佛 教 末 流 ,重 心 在 台 南 地 區 , 主 要 是 閩 ( 澳 ) 式 的 民 俗 佛 教 。 這 時 的 佛 教 , 安撫 移 民 拓 墾 者 的 心 緒 , 培 養 虔 誠 的 善 男 信 女 , 以 待 正 趨 菩 提 。在 現 代 , 可 分 三 小 段 。 清 末 , 沈 葆 楨 以 來 的 積 極 治 台 (1874),開 始 台 灣 的 現 代 建 設 。 但 是 , 還 未 帶 來 佛 教 的 興 革 ; 這 猶 如 其 時 中華 本 土 的 佛 教 , 但 有 形 儀 。 第 二 小 段 是 日 本 殖 民 期 間 (1895-1945),隨 日 本 建 設 台 灣 , 佛 教 的 形 儀 日 本 化 , 後 期 皇 民 化 (1937-45) 更甚 。 隨 台 灣 的 建 設 發 展 , 形 成 本 土 主 流 意 識 的 四 大 法 脈 : 基 隆 月 眉山 靈 泉 寺 、 台 北 觀 音 山 淩 雲 禪 寺 、 苗 栗 大 湖 法 雲 寺 、 高 雄 大 崗 山 超242(a) 台 灣 佛 教 的 發 展 , 可 參 見 《 中 佛 史 余 譯 1984》( 中 冊 頁1023-1093)、《 楊 惠 南 1991&2005》、《 江 燦 騰 1996&2001a&2003》 系 列 專 書 、《Jone1999》、《 闞 正 宗 1999&2004a&b》 等 。《 中 佛 史 余 譯 1984》 乃 早 期 的研 究 。 近 來 , 在 《Jone1999》( 頁 XIII ) 與 《 闞 正 宗 2004a&b》, 將 研 究 限於 華 語 系 佛 教 在 台 灣 , 亦 述 及 南 傳 佛 教 與 藏 傳 佛 教 會 集 於 台 灣 《 闞 正 宗2004a&b 》 的 小 副 標 為 「 北 傳 佛 教 」; 後 書 頁 489: 伏 筆 南 傳 與 藏 傳 佛 教 。(b) 對 於 台 灣 佛 教 史 的 分 期 , 在 《 闞 正 宗 1999》( 頁 209-17), 分 為 四期 :「1. 佛 教 初 傳 期 」、「2. 佛 教 日 本 化 時 期 」、「3. 中 國 佛 教 奠 基 期 」(1945- )、「4. 中 國 佛 教 發 展 期 」(1971- )。 若 綜 合 參 考 《 闞 正 宗 2004a&b》, 相 順 於 世界 史 與 華 語 系 佛 教 的 發 展 , 在 台 灣 史 的 脈 絡 中 , 本 書 分 台 灣 佛 教 史 為 三 期 :傳 統 期 、 現 代 期 、 新 時 代 。峰 寺 ; 由 此 亦 可 見 , 佛 教 往 北 部 與 中 部 發 展 , 漸 廣 及 台 灣 西 部 。 另方 面 , 稱 作 「 齋 教 」 243 的 「 居 士 佛 教 」, 早 已 相 當 流 行 。 現 代 的 第三 小 段 是 1945–1980 年 代 末 。1987 的 解 嚴 是 一 分 野 , 其 後 , 台 灣伴 隨 世 局 發 展 , 漸 融 入 全 球 化 的 新 時 代 。綜 合 1945 至 今 , 概 述 台 灣 佛 教 的 歷 史 , 順 大 致 的 時 序 , 依 弘傳 方 式 與 思 想 典 範 , 可 分 成 四 個 線 索 。首 先 , 在 解 嚴 之 前 (1987), 於 政 教 的 特 別 結 構 中 , 中 國 佛 教會 沿 襲 傳 統 的 保 守 思 想 , 主 導 教 界 , 透 過 傳 戒 等 而 使 佛 教 中 國 化244 。 日 本 佛 教 所 謂 的 「 帶 妻 僧 」 245 之 類 現 象 隱 沒 ; 台 灣 傳 統 的 齋 教 ,明 顯 沒 落 ; 日 據 時 發 展 出 的 四 大 法 脈 , 亦 退 居 次 要 。其 次 , 隨 著 台 灣 的 現 代 化 發 展 , 太 虛 法 師 的 現 代 改 革 思 想 , 逐步 應 用 落 實 , 形 成 各 式 的 弘 法 與 團 體 。 隨 著 1987 解 嚴 , 社 會 多 元化 , 宗 教 傳 播 自 由 化 , 佛 教 信 仰 滋 補 台 灣 大 轉 變 的 心 靈 需 求 ; 至243 《 闞 正 宗 2004a》 認 為 : 台 灣 自 明 鄭 至 清 代 的 佛 教 是 「 異 化 」 的 佛 教 ,日 據 時 代 的 齋 教 乃 佛 教 的 「 歧 出 」( 頁 72-3)。244這 線 索 見 於 《 楊 惠 南 1991》 第 一 章 , 另 參 《 闞 正 宗 2004a》( 頁18&128f.)、《Jone1999》ch.5。245所 謂 的 「 帶 妻 僧 」, 乃 明 治 維 新 的 佛 教 改 革 之 一 , 成 為 日 本 佛 教 的 主流 。《 印 順 21》 認 為 :「 恰 當 的 名 詞 , 應 該 是 『 主 持 佛 教 的 在 家 眾 』」( 頁 87)。隨 日 本 殖 民 而 帶 入 朝 鮮 , 漸 「 居 支 配 地 位 」( 參 見 《 黃 心 川 2003》 頁 118);1945 年 以 後 , 曾 為 「 韓 國 佛 教 淨 化 的 重 點 」( 同 上 , 頁 119; 今 日 , 乃 該 國佛 教 的 重 要 部 份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