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242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243印 順 法 師 創 建 新 典 範 , 一 「 本 」 於 釋 尊 及 其 教 導 , 後 期 凝 聚 為 三 大「 新 」 義 , 激 發 華 語 佛 教 的 現 代 新 生 , 點 說 世 界 宗 教 與 文 化 。 其 提出 新 義 , 乃 是 為 了 顯 揚 釋 尊 的 真 實 教 , 佛 法 利 人 、 久 住 世 間 。 所 以 ,本 書 除 了 疏 理 出 新 典 範 的 特 見 , 更 重 要 的 , 研 究 其 引 據 的 原 始 聖典 、 討 論 其 理 解 、 評 釋 其 綜 合 新 詮 , 以 同 顯 釋 尊 的 真 實 教 。本 書 的 評 釋 , 同 「 以 人 間 的 佛 陀 ── 釋 迦 為 本 」, 而 非 天 化 的佛 陀 ; 回 歸 釋 尊 開 啟 的 佛 教 , 揚 棄 神 話 的 佛 教 史 觀 。 同 以 原 始 聖 典的 ( 阿 含 ) 經 藏 為 法 源 , 而 非 在 聖 典 以 外 別 有 法 源 ; 意 趣 同 於 「 復歸 釋 尊 的 本 義 」, 並 學 習 「 釋 迦 為 本 」 的 律 教 ; 契 應 時 代 (kAlena),經 律 合 釋 , 發 展 佛 教 聖 典 解 釋 之 學 , 詮 釋 「 釋 尊 的 真 諦 」, 化 佛 法為 當 代 之 用 。 因 此 , 本 書 共 依 於 親 緣 釋 尊 的 聖 典 , 敬 重 佛 弟 子 的 分流 , 評 論 與 詮 釋 其 新 義 。就 新 典 範 的 核 心 而 言 , 乃 是 溝 通 其 所 謂 的 「 佛 法 」 與 初 期 大 乘 。在 後 期 的 判 教 定 說 ,「 佛 法 」 為 一 期 、「 初 期 大 乘 」 為 一 期 , 直 接 連結 ; 四 類 聖 者 的 架 構 新 詮 核 心 法 義 , 點 示 出 這 個 理 趣 , 成 為 後 期 體系 的 核 心 。 在 該 架 構 的 法 要 , 新 詮 其 所 謂 「 教 法 的 根 源 」 的 《 相 應阿 含 》 之 《 須 深 經 》 與 《 井 水 喻 經 》, 奠 下 前 三 類 聖 者 的 磐 石 , 支持 第 四 類 聖 者 ; 實 則 蘊 涵 深 廣 421 , 改 造 整 合 前 期 的 種 種 論 說 。 是 以 ,四 類 聖 者 的 架 構 至 關 新 典 範 的 合 法 性 (dhammena), 早 被 其 學 眾 呈疑 申 論 422 ; 如 果 不 能 成 立 , 將 造 成 「 新 典 範 的 內 在 危 機 」。 聖 典 成立 史 論 乃 其 判 教 論 的 基 礎 , 如 果 基 礎 不 穩 , 自 然 鬆 動 印 度 佛 教 思 想史 論 , 判 教 論 ( 的 印 佛 史 ) 若 又 難 以 解 釋 印 度 境 外 的 傳 統 , 將 擴 大新 典 範 的 危 機 。 新 典 範 引 導 ( 台 灣 為 主 的 海 外 ) 華 人 緬 懷 釋 尊 , 推展 人 間 佛 陀 之 教 , 貢 獻 卓 著 。 關 心 正 法 的 佛 友 智 士 , 值 得 關 心 其 典範 的 合 法 性 與 解 釋 性 。 若 真 引 發 危 機 , 則 學 習 佛 陀 教 導 的 真 理 , 善加 評 釋 , 落 實 人 間 佛 陀 之 教 。這 些 研 究 落 實 本 書 的 旨 趣 ,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 。著 眼 佛 法 受 用 於 ( 海 外 ) 華 人 , 關 心 華 語 系 佛 教 的 發 展 , 透 過 評 釋印 順 法 師 的 華 語 系 佛 教 新 典 範 , 引 注 法 流 一 滴 於 華 夏 與 東 亞 文 化 ,建 設 正 法 的 歸 依 。《 復 歸 二 》 第 三 章 的 評 釋 , 延 續 《 復 歸 ( 一 )》 的 略 評 , 先 集中 於 四 類 聖 者 的 架 構 , 特 別 是 《 須 深 經 》 與 《 井 水 喻 經 》。 至 於 整體 架 構 、 詳 細 評 釋 聖 典 成 立 史 論 ( 乃 至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論 ), 則 待基 礎 研 究 。421上 二 經 主 要 關 涉 定 慧 之 學 ; 關 涉 戒 學 的 , 例 如 「 十 善 業 」, 廣 則 整 體律 教 的 適 宜 性 (vinayena)。 廣 用 於 生 活 與 修 行 的 慈 悲 等 四 無 量 心 ( 如 《 開 仁2005》 第 三 章 節 三 節 整 合 「 探 源 」), 亦 可 研 究 其 中 的 原 始 聖 典 之 根 據 及 解 釋 。422例 如 ,〈 印 順 2002〉(1992 開 始 的 四 次 呈 問 開 示 )、《 開 仁 2005》(〈 序 〉頁 IX)、〈 昭 & 開 2005〉( 福 嚴 佛 學 院 研 究 部 等 都 有 討 論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