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86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1871964 年 掩 關 續 修 佛 法 。1968 年 出 版 《 有 部 論 書 》 298 , 前 身 遠自 1951 年 的 書 稿 。 該 鉅 著 推 前 大 乘 三 系 , 大 幅 補 充 部 派 佛 教 的 思想 , 溯 阿 毗 達 摩 的 根 源 , 逐 漸 朝 向 「 佛 法 時 代 」, 下 啟 大 乘 299 。 該鉅 著 又 簡 言 概 判 印 度 佛 教 史 為 三 個 時 代 :「 佛 法 」、「 大 乘 佛 教 」、「 秘密 大 乘 佛 法 」 300 。 但 未 詳 說 判 教 的 原 則 與 內 容 , 目 的 不 在 判 教 , 而研 究 重 點 在 原 始 的 論 藏 之 發 展 。從 創 新 典 範 的 歷 程 來 看 《 有 部 論 書 》, 由 如 下 三 點 觀 察 , 可 視乘 三 系 而 作 融 貫 。 但 是 這 個 「 三 級 」 之 判 , 不 僅 未 被 用 於 〈 法 海 探 珍 〉 與 〈 從依 機 設 教 說 人 間 佛 教 〉 的 判 教 長 文 、《 印 度 之 佛 教 》, 更 未 摘 述 於 晚 年 結 論 的《 印 順 1988&1989》。(b) 《 成 佛 之 道 》 的 「 三 級 」 之 判 是 否 相 融 於 新 典 範 的 體 系 ? 例 如 ,在 1941 寫 的 〈 法 海 探 珍 〉, 說 :「 共 大 乘 教 ── 大 乘 的 性 空 中 心 時 代 , 再 演進 到 不 共 大 乘 ── 一 乘 的 真 常 中 心 時 代 」(《 印 華 5》 頁 77)。 在 〈 從 依 機 設教 說 人 間 佛 教 〉, 將 「 三 級 」 之 判 改 造 為 「 五 乘 、 三 乘 、 一 乘 的 類 別 」(〈 印順 14, 頁 32)。 又 如 , 在 1981 年 出 版 的 《 如 來 藏 之 研 究 》, 說 :「 緣 起 與 空 ,唯 識 熏 變 , 在 『 阿 含 經 』 與 部 派 佛 教 中 , 發 見 其 淵 源 , 而 如 來 藏 ( 即 佛 性 )說 , 卻 是 大 乘 佛 教 的 不 共 法 , 是 『 別 教 』」(《 印 順 1981b》〈 自 序 〉 頁 1; 同一 段 文 , 又 開 宗 明 義 引 述 於 《 印 華 3》 頁 139)。 再 比 較 其 法 義 的 重 點 在 於 溝通 佛 法 與 初 期 大 乘 , 則 更 明 顯 。298 1968 年 出 版 《 有 部 論 書 》 以 後 , 從 著 作 的 出 版 劃 分 , 乃 因 鉅 著 接 連 ;從 起 稿 到 出 版 , 有 的 著 作 歷 時 多 年 。 若 以 寫 作 的 年 代 區 分 , 基 本 資 料 參 見 《 鄭著 印 順 1981》、《 印 順 2005》 第 26-7 章 、《 邱 敏 捷 2000》 頁 329-50。299 《 印 順 1968》 頁 7&43。300 《 印 順 1968》〈 序 〉 頁 5。為 前 後 期 之 間 的 過 度 。 首 先 ,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1964 年 掩 關 前 的 著作 是 強 於 理 證 的 , 多 敘 述 己 意 而 少 引 證 ;《 印 順 1968》 以 來 的 大 作都 是 強 於 教 證 的 , 多 引 證 而 少 發 揮 經 中 的 思 想 。 重 於 引 述 教 證 , 精詳 研 究 , 從 而 開 始 修 補 《 印 度 之 佛 教 》 301 。 其 次 , 在 論 辯 的 對 象 上 ,轉 向 日 本 學 者 為 主 的 現 代 佛 學 研 究 , 不 是 大 乘 三 系 的 義 理 學 風 , 更不 是 回 應 西 方 文 化 與 宗 教 。 判 教 的 術 語 上 , 亦 同 於 現 代 學 者 , 異 於太 虛 法 師 302 。 這 些 正 反 應 時 代 的 轉 移 。 第 三 , 從 著 作 的 發 展 脈 絡 來看 , 則 更 明 顯 。 該 鉅 著 乃 續 成 1951 的 書 稿 , 接 續 探 本 佛 法 的 方 向 ,朝 向 佛 法 時 代 。 同 期 而 早 於 1951 年 , 關 於 研 究 佛 陀 的 創 教 與 佛 世以 來 的 史 實 ,1948 寫 〈 佛 教 之 興 起 與 東 方 印 度 〉,1950 寫 〈 佛 滅 紀年 抉 擇 談 〉; 關 於 教 理 的 寫 作 ,1949 改 編 成 《 佛 法 概 論 》,1951 起稿 《 西 北 印 度 之 論 典 與 論 師 》。1964 掩 關 續 舊 學 , 先 閱 日 譯 《 南 傳大 藏 經 》; 同 期 而 早 於 《 有 部 論 書 》 的 , 接 續 研 究 佛 世 以 來 的 重 要史 事 ,1964 寫 〈 論 提 婆 達 多 之 破 僧 〉、〈 阿 難 過 在 何 處 〉、〈 佛 陀 的最 後 教 誡 〉,1965 寫 佛 滅 後 的 兩 次 結 集 (〈 王 舍 城 結 集 之 研 究 〉、〈 論毗 舍 離 城 七 百 結 集 〉); 教 理 上 , 接 續 1951 年 的 書 稿 , 完 成 《 有 部論 書 》。 再 向 前 研 究 「 佛 法 時 代 」, 基 於 上 述 研 究 的 史 實 ( 佛 陀 創 教至 第 二 次 結 集 ), 研 究 「 釋 尊 之 遺 言 景 行 , 弟 子 見 聞 而 受 持 者 」, 即是 佛 法 之 本 的 「 原 始 聖 典 」,1971 年 出 版 《 聖 典 集 成 》。 上 述 的 寫301 《 印 順 1968》〈 序 〉 頁 1、《 印 順 1988》〈 自 序 〉 頁 1。302例 如 , 在 《 印 順 1968》〈 序 〉 頁 5, 概 判 印 度 佛 教 史 為 三 個 時 代 :「 佛法 」、「 大 乘 佛 教 」、「 秘 密 大 乘 佛 法 」。 又 可 參 見 該 書 頁 1&6。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