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52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153憶 舊 誼 、 化 新 仇 , 相 互 安 處 與 相 益 ? 這 試 驗 著 強 者 的 「 和 平 」 發 展與 「 大 和 」 文 化 。 香 港 1997 年 回 歸 中 國 ; 海 峽 兩 岸 更 多 層 互 動 ,加 諸 無 益 的 限 制 或 威 脅 , 不 相 順 於 多 元 的 全 球 化 ; 海 外 華 人 位 處 的東 南 亞 , 漸 次 發 展 東 南 亞 國 家 聯 盟 ( 簡 稱 東 盟 ), 與 東 亞 緊 鄰 脈 動 ;東 南 亞 大 陸 的 文 明 傳 統 乃 是 巴 利 語 系 的 南 傳 佛 教 , 亦 已 受 用 於 海 外華 人 。21 世 紀 的 今 日 , 相 伴 多 元 全 球 化 的 新 時 代 , 華 夏 與 東 亞 文 明的 各 國 域 , 以 新 貌 綻 放 於 世 , 加 深 本 土 化 與 全 球 化 , 參 與 區 域 發 展 。19 世 紀 以 來 , 華 夏 與 東 亞 的 文 明 受 到 西 方 文 明 的 衝 擊 , 樣 貌 大 轉變 , 快 速 翻 新 , 令 人 應 接 不 睱 。 這 令 人 憶 起 傳 統 的 安 定 , 嚮 往 宗 教追 求 的 永 恆 價 值 。 但 是 , 典 範 文 明 傳 統 的 宗 教 是 否 契 世 之 用 而 創新 ? 源 於 佛 陀 的 創 教 , 佛 法 滋 潤 華 夏 與 東 亞 , 形 成 華 語 系 東 亞 佛教 ,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為 何 ?因 此 , 若 以 直 到 21 世 紀 的 歷 史 為 架 構 , 配 合 中 華 文 化 在 中 華本 土 的 發 展 、 流 灌 中 華 鄰 邦 、 海 外 華 人 區 , 乃 至 漸 及 世 界 ; 著 眼21 世 紀 的 新 時 代 , 相 順 於 世 界 史 , 華 夏 與 東 亞 文 化 的 歷 史 可 分 成三 階 段 : 傳 統 時 代 , 現 代 , 新 時 代 。展 望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反 省 過 去 。 就 切 近 的 因 緣 , 現 代 以 來 , 華夏 與 東 亞 文 明 , 在 西 方 文 明 的 逼 迫 與 相 互 爭 戰 中 , 歷 經 偽 善 帶 來 的戰 火 , 見 證 人 類 文 明 的 多 彩 多 姿 與 多 災 多 難 , 檢 驗 文 明 傳 統 的 調 適與 傳 續 能 力 。 人 在 大 起 大 落 中 , 狂 飆 與 哀 號 , 愛 恨 交 雜 ; 這 令 人 憶起 文 明 深 層 的 宗 教 典 範 。 但 是 , 在 這 大 時 代 的 呼 喊 中 , 有 些 宗 教 也曾 做 為 爭 奪 的 前 鋒 或 為 戰 火 加 油 。 宗 教 看 到 世 間 的 深 層 苦 難 , 宣 說著 普 愛 生 命 、 追 求 真 理 , 卻 染 上 戰 火 。 這 令 人 懷 疑 宗 教 的 真 實 價 值 ,反 省 宗 教 的 基 本 倫 理 !面 對 這 樣 的 質 疑 與 反 省 , 佛 陀 說 :「 諸 惡 莫 作 , 眾 善 奉 行 , 自淨 其 意 ; 是 諸 佛 教 」 209 。 因 此 , 佛 法 的 利 人 處 世 之 道 , 不 唱 高 調 ,不 編 織 神 話 , 始 於 設 身 處 地 ( 所 謂 的 「 自 通 之 法 」) 提 醒 自 他 : 不殺 生 、 不 偷 盗 、 不 邪 淫 、 不 妄 語 、 不 挑 撥 離 間 、 不 惡 語 相 向 、 不 巧說 無 意 義 的 綺 語 。 依 於 離 惡 向 善 , 擇 緣 適 機 修 習 道 次 第 , 歸 趣 正 覺 。第 三 目 華 語 系 東 亞 佛 教 的 傳 佈 時 區 與 新 典 範上 述 線 索 , 貫 穿 在 世 界 史 、 華 夏 與 東 亞 史 , 層 次 相 疊 , 多 元 相支 持 , 視 野 宏 寬 。 間 或 對 比 於 華 夏 遠 源 的 儒 學 ( 與 道 教 ), 很 適 合說 明 : 源 自 印 度 的 世 界 性 佛 教 傳 播 到 中 華 本 土 , 形 成 華 語 系 東 亞 佛教 的 傳 統 典 範 ; 再 依 次 傳 播 到 中 華 鄰 邦 的 朝 日 越 、 海 外 華 人 區 ; 現代 漸 及 全 世 界 , 創 新 典 範 , 當 今 走 向 全 球 化 的 時 代 210 。209 《 法 句 經 . 第 183 頌 》。210從 全 球 化 展 望 華 語 系 佛 教 ; 例 如 , 在 《 陳 & 鄧 2003》 的 全 書 之 結 語 :在 「 邁 向 全 球 一 體 化 的 新 境 地 」 中 , 展 望 21 世 紀 的 中 國 佛 教 ( 頁 535f.)。〈 藍吉 富 2003〉 深 思 :「 地 球 村 化 之 後 的 宗 教 發 展 趨 勢 」( 見 《 陳 & 鄧 2003》 頁 3)。在 《 闞 正 宗 2004b》 第 五 章 , 詳 論 「 台 灣 『 人 間 佛 教 』 從 區 域 化 到 國 際 化 」( 頁 461); 又 如 《 楊 惠 南 2005》 第 九 章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