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146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147灣 ; 應 用 於 台 灣 為 主 的 海 外 華 人 佛 教 , 漸 及 中 華 本 土 , 百 壽 延 入21 世 紀 的 新 時 代 。第 二 目 華 夏 與 東 亞 史 的 三 階 段概 觀 華 夏 與 東 亞 文 明 , 相 順 於 世 界 史 , 展 望 未 來 , 可 大 分 成 三階 段 : 傳 統 時 代 、 現 代 ( 或 詳 稱 近 現 代 )、 全 球 化 的 新 時 代 。 華 語系 東 亞 佛 教 , 參 與 締 造 這 個 文 明 的 歷 史 長 流 。在 伊 藤 道 治 等 人 共 著 的 《 中 國 通 史 》, 引 用 內 藤 湖 南(1866-1934) 的 看 法 197 , 視 東 亞 為 整 體 的 一 個 世 界 史 ,「 以 中 國 文化 的 發 展 史 作 為 東 洋 史 的 範 圍 」。 其 發 展 的 動 力 與 過 程 : 首 先 , 中國 內 部 的 文 化 向 外 擴 散 到 周 邊 的 種 族 ; 其 次 , 文 化 擴 散 運 動 促 使 四周 「 蠻 夷 」 文 化 自 覺 ; 其 結 果 , 又 對 中 國 內 部 產 生 作 用 。 由 此 文 化發 展 的 動 力 與 過 程 , 劃 分 中 國 史 。 所 以 , 中 國 史 並 不 只 是 漢 族 的 歷史 , 而 是 與 周 邊 民 族 的 發 展 密 不 可 分 。這 個 視 野 寬 闊 , 廣 觀 文 明 依 賴 的 自 然 大 地 198 , 相 符 於 世 界 史 傳統 階 段 的 一 個 重 要 線 索 : 農 耕 世 界 與 游 牧 世 界 之 並 存 、 相 交 往 與 滲197 《 伊 藤 道 治 1991》 頁 170-1。 當 然 , 不 能 呆 板 地 理 解 這 個 看 法 , 必須 注 意 到 : 佛 教 文 化 乃 源 自 印 度 , 在 中 華 本 土 形 成 華 語 系 佛 教 典 範 , 融 於 中華 文 化 , 而 傳 播 到 東 亞 世 界 , 乃 至 海 外 華 人 區 。198 《 伊 藤 道 治 1991》( 頁 170)&《 黃 仁 宇 1998》( 頁 8-12)透 199 。 例 一 。 建 立 華 夏 文 明 傳 統 的 漢 帝 國 200 , 交 戰 於 北 方 游 牧 民 族( 特 別 是 匈 奴 ), 造 成 匈 奴 向 西 遷 入 歐 洲 ; 後 來 , 又 有 北 方 民 族 南徙 201 , 終 後 形 成 唐 朝 的 東 亞 世 界 。 伴 此 大 交 流 激 盪 , 佛 教 從 印 度 ( 經中 國 的 西 北 ) 傳 入 中 華 本 土 , 建 立 華 語 系 東 亞 佛 教 的 傳 統 典 範 ; 相伴 於 中 華 文 化 的 外 傳 , 佛 教 再 傳 入 中 華 鄰 邦 的 朝 、 日 、 越 。 例 二 。在 13 世 紀 , 蒙 古 人 征 戰 歐 亞 , 形 成 世 界 史 上 最 大 的 帝 國 。 結 果 之一 , 滅 中 國 的 南 宋 , 在 中 國 建 立 元 朝 202 ; 相 伴 地 , 藏 語 系 佛 教 「 馴服 」 中 國 之 北 的 蒙 古 203 。 在 15 世 紀 末 , 西 方 人 所 謂 的 地 理 大 發 現199吳 于 廑 先 生 於 《 世 界 通 史 》 的 〈 總 序 〉 頁 15-16; 另 參 《 世 界 通 史 .中 古 篇 》 第 一 章 第 一 節 、《 王 曾 才 2004》 頁 80-82。 內 藤 重 於 文 化 動 力 , 吳文 則 重 於 物 質 力 量 。200 (a) 在 《 杜 正 勝 編 2004》( 頁 64), 界 分 所 謂 的 「 華 夏 世 界 」:「 恰好 和 農 業 區 域 一 致 」, 有 別 於 「 不 務 農 耕 的 其 他 社 會 形 式 ( 如 游 牧 社 會 )」。本 書 所 謂 的 「 中 華 本 土 」, 大 致 同 此 而 分 。(b) 在 杜 書 , 將 西 元 1800 年 之 前 的 「 中 國 文 化 史 」( 時 限 類 同 於 本 書所 謂 的 傳 統 時 代 ) 分 三 段 , 述 於 三 篇 :「 古 代 」( 直 到 西 元 後 二 世 紀 )、「 中 古 」( 第 3-9 世 紀 )、「 近 世 」(900-1800 年 )。 本 書 亦 大 致 如 此 三 分 : 古 代 以 中 華本 土 為 基 礎 形 成 漢 帝 國 、 中 古 盛 唐 的 東 亞 世 界 延 及 中 華 鄰 邦 、 近 世 形 成 海 外華 人 區 ( 該 書 第 17 章 的 「 台 灣 經 驗 」 可 為 海 外 華 人 的 重 要 例 說 )。 本 書 統 稱的 「( 近 ) 現 代 」 類 同 該 書 第 四 篇 所 謂 的 「 近 現 代 」; 展 望 未 來 , 取 1990 年開 始 至 21 世 紀 為 新 時 代 , 近 於 該 書 最 後 的 「 結 語 」。201參 見 《 世 界 通 史 . 中 古 篇 》 第 一 章 第 二 章202 《 世 界 通 史 . 中 古 篇 》 第 七 章 。203 (a) 韋 伯 (M. Weber) 認 為 :「 蒙 古 人 之 開 始 改 宗 喇 嘛 教 的 佛 教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