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266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267者 所 接 受 。(5) 即 使 片 面 割 取 別 人 論 議 的 方 式 還 是 被 認 為 是 「 新 」的 「 論 」 據 。 若 是 作 者 昔 今 所 見 不 同 , 宜 適 加 解 釋 。 若 是 作 者 契 機的 回 答 , 這 在 宗 教 的 教 化 是 常 用 的 善 巧 。 但 是 , 這 樣 子 重 塑 自 己 的重 要 主 張 , 也 適 合 略 作 解 釋 。(6) 若 是 後 學 為 師 長 尋 求 證 據 , 這 在宗 教 上 是 合 理 的 , 正 是 佛 陀 對 師 徒 倫 理 的 教 導 。 但 是 , 這 份 文 獻 明顯 不 能 支 持 《 空 之 探 究 》 的 主 張 , 於 正 法 更 難 有 助 益 。 佛 陀 篤 切 教導 師 徒 倫 理 。 以 佛 為 導 師 , 是 真 實 的 師 徒 倫 理 , 建 立 佛 弟 子 共 同 的師 承 。 以 法 為 尊 , 是 珍 貴 的 師 資 相 合 , 保 護 佛 弟 子 的 見 和 同 解 。(7)總 之 , 本 書 的 提 醒 是 : 以 這 奇 特 主 張 為 《 空 之 探 究 》 的 「 新 」 證 據 ,這 是 不 當 使 用 文 獻 的 方 式 。 如 何 看 待 這 筆 文 獻 , 本 書 的 建 議 是 : 該文 獻 轉 移 誤 詮 經 義 , 不 值 佛 弟 子 依 循 。 適 加 評 述 , 才 是 回 歸 釋 尊 教導 之 路 。(f) 佛 陀 教 導 的 態 度 是 「 如 實 」, 值 得 作 為 世 間 的 共 依 原 則 。在 《 雜 第 110 經 》 記 載 著 , 佛 陀 曾 與 一 位 聰 慧 明 哲 的 人 辯 論 。 佛 陀為 了 遮 止 對 方 轉 移 論 據 , 導 引 回 到 如 實 的 論 究 , 佛 陀 要 求 對 方 說 :「 且 立 汝 本 論 , 用 引 眾 人 為 !」(《 雜 會 上 》 頁 205) 對 應 的 《 中 部第 35 經 》 是 :「KiM hi te Aggivessana mahatI janatA karissati, iGghatvaM Aggivessana sakaM yeva vAdaM nibbeThehi」(《M I 頁 230》),《 中 部 英 譯 n》 譯 為 :「What has this great multitude to do with you,Aggivessana? Please confine yourself to your own assertion alone」( 頁325)。 佛 陀 的 這 種 如 實 精 神 , 值 得 佛 弟 子 沈 思 。 如 何 審 思 該 筆 文 獻 ?如 何 運 用 該 筆 文 獻 ? 精 審 ( 漢 譯 ) 文 獻 , 疏 通 文 獻 的 字 句 與 法 義 ,與 華 語 系 佛 友 分 享 珍 貴 的 佛 法 ; 顯 揚 優 點 , 除 去 缺 失 , 善 加 運 用 。本 書 的 意 趣 , 本 著 佛 弟 子 求 真 的 態 度 , 循 前 賢 精 神 , 上 求 古 聖 , 不落 入 宗 派 徒 裔 ; 與 國 際 接 軌 , 不 拘 蔽 於 民 族 情 感 ; 復 歸 佛 陀 的 教 導 ,迎 向 時 代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