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復歸佛陀的教導二 -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58 第 一 章 導 論 新 時 代 的 方 向 : 學 習 佛 陀 的 教 導第 一 節 總 綱 159前 者 。《 伊 藤 道 治 1991》 述 及 唐 朝 形 成 東 亞 世 界 ( 頁 332f.), 認 為 :「 東 亞 世界 可 說 是 一 個 流 通 著 漢 字 、 佛 教 、 儒 教 、 律 令 制 的 文 化 圈 」( 頁 345)。 依 上述 觀 點 , 其 時 的 東 亞 佛 教 乃 重 要 的 文 化 。(b1) 本 書 分 華 夏 與 東 亞 文 明 為 三 次 區 ; 就 整 體 地 域 而 言 , 類 同 《 杜 維明 2002》 所 謂 的 「 中 華 文 化 圈 」( 頁 39)、「 中 華 世 界 」( 頁 178)。 對 此 地 域 ,在 《 杜 維 明 1989&1996&1999&2002&2003》 與 《 王 賡 武 1994&2000&2002》,提 供 兩 種 分 類 的 思 考 線 索 。(b2) 在 《 杜 維 明 2002》, 將 「 中 華 世 界 」 區 分 為 「 工 業 化 東 亞 」 和 「 社會 主 義 東 亞 」, 前 者 包 括 日 本 、 南 韓 、 台 灣 、 香 港 和 新 加 坡 , 後 者 包 括 中 國 、北 朝 鮮 與 越 南 。 進 而 , 在 世 界 宗 教 脈 絡 中 , 將 西 方 衝 擊 前 的 東 亞 定 位 為 「 儒家 的 」。 最 後 , 更 具 全 面 性 , 廣 括 餘 地 的 東 亞 社 群 , 形 成 「 中 華 世 界 」。 對 比《 王 賡 武 1994》 第 十 四 章 的 分 類 、《 王 賡 武 2002》 的 反 省 ( 例 如 頁 137&385,頁 394-404 亦 反 省 「 文 明 衝 突 」 之 說 ), 就 發 現 討 論 的 空 間 。(c1) 最 可 討 論 的 , 佛 教 在 中 華 鄰 邦 的 日 本 ( 與 越 南 ) 的 定 位 。 例 如 ,在 《 王 賡 武 1994》 頁 309, 說 :「 朝 鮮 盛 儒 家 思 想 , 越 南 差 一 點 , 日 本 則 幾乎 沒 有 儒 家 思 想 」; 在 《 李 澤 厚 2003》( 頁 291), 說 :「 中 日 文 化 接 觸 之 際 ,正 值 中 土 佛 教 大 行 ……。 在 日 本 , 佛 教 在 當 時 、 以 後 及 今 日 , 遠 比 儒 學 佔 優勢 , 在 大 小 傳 統 均 如 此 」。 在 《 世 界 宗 教 E》, 將 日 本 與 越 南 的 上 層 文 明 歸 屬於 中 華 文 明 , 佛 教 則 為 主 要 傳 統 ( 頁 853&884)。 再 例 如 ,《 王 譯 H&B2002》研 究 全 球 化 的 文 化 向 度 ; 東 亞 世 界 討 論 了 台 灣 、 中 國 與 日 本 ( 這 是 台 灣 版 中譯 本 的 編 排 , 原 著 依 序 是 中 國 、 台 灣 和 日 本 , 見 《H&B2002》)。 在 全 書 的 共同 架 構 , 從 四 個 面 向 觀 察 文 化 的 全 球 化 。 宗 教 是 其 中 的 一 項 , 中 國 的 部 份 討論 「 儒 商 文 化 」(《 王 譯 H&B2002》 頁 60f.), 日 本 的 部 份 討 論 「 日 本 的 企 業治 理 」(《 王 譯 H&B2002》 頁 100f.), 台 灣 的 部 份 討 論 「 新 宗 教 運 動 」(《 王譯 H&B2002》 頁 53f.), 佛 教 乃 最 大 的 焦 點 。 但 是 , 杜 教 授 的 研 究 有 很 大 的影 響 ,P. Berger 在 全 書 的 〈 引 論 〉 亦 引 其 言 , 說 道 :「 另 類 全 球 化 代 表 可 能首 先 , 佛 教 傳 入 之 前 , 該 區 域 還 未 發 展 出 高 度 的 文 化 傳 統 , 不同 於 佛 教 在 中 華 本 土 的 發 展 條 件 。 佛 教 與 中 華 文 化 一 起 傳 入 後 , 在不 同 的 地 域 與 時 期 , 佛 教 都 曾 為 主 要 文 化 224 。 但 是 , 佛 教 在 中 華 本土 , 並 未 完 全 成 為 全 面 文 化 。 所 以 , 上 述 三 國 域 中 , 即 使 佛 教 盛 行的 期 間 , 比 起 在 中 華 本 土 更 全 面 , 還 有 諸 多 中 華 文 化 相 融 伴 行 ; 未如 同 南 傳 佛 教 或 藏 傳 佛 教 成 為 該 區 域 的 全 面 文 化 。 第 二 , 韓 國 與 越南 的 國 境 直 接 相 連 中 華 本 土 , 在 不 同 的 時 期 中 , 或 廣 或 窄 曾 受 中 國直 接 統 治 。 在 政 治 與 宗 教 的 關 係 上 , 這 兩 個 國 域 與 中 華 本 土 有 著 複雜 糾 結 。 相 較 之 下 , 日 本 與 中 華 本 土 ( 及 韓 國 ) 隔 海 相 阻 , 較 有 獨立 發 展 的 因 緣 , 舊 誼 淳 厚 ; 大 和 文 化 吸 收 外 來 文 化 , 經 現 代 的 明 治維 新 , 漸 成 為 世 界 上 的 獨 立 文 明 區 。 第 三 , 越 南 位 處 中 國 極 南 , 傳統 的 中 華 文 化 較 慢 擴 延 ; 比 起 韓 國 ( 與 日 本 ), 較 遠 離 中 國 北 方 的有 另 類 現 代 化 的 存 在 」(《 王 譯 H&B200》 頁 31, 另 可 參 〈 杜 維 明 2003〉)。(c2) 一 般 上 ,20 世 紀 以 來 視 日 本 為 ( 較 ) 獨 立 的 文 明 區 。 今 日 的 海 外華 人 承 自 華 夏 文 明 傳 統 , 而 又 吸 收 大 量 的 西 方 與 住 地 的 文 明 , 亦 有 新 發 展 。在 宗 教 變 遷 上 , 今 時 的 台 灣 佛 教 , 盛 而 帶 動 海 外 華 人 佛 教 ( 乃 至 全 球 化 並 及中 華 本 土 ), 隨 歷 史 性 的 整 體 「 大 轉 型 」( 如 《 蕭 新 煌 2002》 書 名 的 副 標 ),佛 教 已 漸 轉 為 主 要 宗 教 ( 例 參 《 丁 仁 傑 2004》 頁 106, 並 參 本 書 述 及 台 灣 佛教 處 )。《 許 譯 Smart2004》 頁 530) 則 方 便 地 說 : 新 加 坡 為 「 經 濟 的 後 儒 家(Economic Post-Confucianism)」。224可 參 見 《 簡 作 江 1998》( 頁 108)、《 林 明 德 2003》( 頁 29)、《 中 佛 史余 譯 1984》( 下 冊 之 首 章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