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體 驗 。 第 一 及 第 二 聖 諦 是 「 苦 」 及 「 導 致 苦 的 原 因 」- 也 就是 貪 欲 , 執 取 與 嗔 心 , 我 們 幾 乎 時 時 刻 刻 都 體 驗 得 到 。 如 果我 們 能 了 解 這 兩 種 聖 諦 , 就 能 了 解 第 三 種 聖 諦 : 苦 的 止 滅(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第 四 種 聖 諦 : 滅 苦 之 道 ( 道諦 ), 也 就 是 八 正 道 可 以 導 致 解 脫 。 問 這 些 問 題 才 有 意 義 ,我 們 必 須 深 入 探 討 , 直 到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自 問 :「 我 有 苦 嗎 ?如 果 有 , 是 否 把 這 些 苦 歸 於 外 境 ? 是 否 認 為 是 外 境 或 某 人 使我 受 苦 ? 或 認 為 苦 是 自 己 造 成 的 ?」 我 們 必 須 一 再 的 問 自己 :「 是 誰 使 我 受 苦 ?」 在 理 智 上 , 我 們 可 以 告 訴 自 己 :「 沒有 人 有 興 趣 使 我 受 苦 , 沒 有 人 會 這 麼 做 。」 無 論 是 如 何 合 理的 解 說 都 沒 有 用 處 。 我 們 必 須 了 解 苦 是 源 於 內 心 的 貪 欲 、 嗔恨 和 執 著 , 一 旦 我 們 放 下 所 有 的 欲 望 , 苦 會 立 刻 消 失 。有 些 欲 望 看 起 來 是 好 的 , 例 如 , 我 們 想 有 一 節 好 的 禪修 , 一 旦 我 們 這 樣 想 , 還 能 靜 下 來 禪 修 嗎 ? 當 然 不 能 ! 根 本無 法 入 定 。 如 果 有 「 我 想 要 」 的 念 頭 , 就 會 有 苦 ; 假 如 我 們放 下 「 我 想 要 」 的 念 頭 , 坐 下 來 , 盤 起 腿 , 把 心 安 住 在 當 下 ,沒 有 任 何 慾 望 , 我 們 會 發 現 真 的 很 有 效 , 任 何 人 都 可 以 做到 。 即 使 我 們 的 心 仍 妄 念 不 斷 , 只 要 放 下 欲 望 幾 秒 鐘 , 就 會感 到 非 常 輕 鬆 。 此 時 , 我 們 放 下 重 擔 , 就 像 放 下 沉 重 的 包 袱 。當 然 , 未 受 訓 練 的 心 會 立 刻 重 拾 包 袱 , 只 要 我 們 一 次 又 一 次的 放 下 , 我 們 不 但 能 熟 練 的 放 下 貪 欲 , 也 能 看 到 修 行 的 成果 : 心 量 擴 大 、 開 闊 、 自 在 、 輕 安 、 平 靜 。14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