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是 時 先 滅 捨 、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生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 有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不 苦 不 樂 指 沒 有 情 感 , 所 以 沒 有 樂 受 和 苦 受 。 為 了 達 到完 全 的 寂 止 , 即 使 是 三 禪 的 滿 足 感 和 平 靜 也 要 捨 去 。 此 時 ,我 們 的 心 已 經 被 捨 心 和 正 念 淨 化 , 因 而 能 超 越 苦 與 樂 。 在 我們 體 驗 到 完 全 的 寂 止 前 , 必 須 有 一 顆 清 淨 的 心 ; 在 四 禪 , 必須 具 足 正 念 和 心 一 境 性 , 心 如 如 不 動 。 而 在 前 三 個 禪 那 , 心可 能 會 輕 微 的 動 搖 , 而 在 四 禪 , 心 不 會 有 絲 毫 的 動 搖 。 為 了放 下 前 三 個 禪 那 的 樂 受 , 我 們 必 須 有 捨 心 ; 此 時 , 樂 受 、 喜悅 、 滿 足 和 平 靜 全 部 都 要 捨 去 。「 具 有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是 微 妙 的 , 因 為 我 們 不知 道 內 心 沒 有 樂 受 或 苦 受 , 因 為 此 時 內 心 是 寂 止 的 。 退 出 四禪 後 , 我 們 會 自 問 :「 我 從 中 學 到 了 什 麼 ?」, 我 們 才 知 道 有不 苦 不 樂 的 感 受 , 有 平 衡 的 捨 心 。 我 們 通 常 不 會 這 樣 說 , 而會 說 :「 只 有 寂 止 , 沒 有 觀 察 者 。」 也 知 道 它 的 意 思 。佛 陀 為 四 禪 舉 了 譬 喻 :譬 如 有 人 , 由 頂 至 踵 , 以 白 淨 衣 , 被 覆 而 坐 , 全 身 到 處 ,惟 白 淨 衣 , 周 遍 全 身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純 淨 清 明 , 充 滿 其 身 ;惟 純 淨 清 明 , 遍 滿 全 身 。94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