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如 果 我 們 不 專 注 , 內 心 的 喜 悅 便 會 消 失 。 我 們 知 道 : 這是 另 一 個 說 明 真 相 的 例 子 , 我 們 只 能 覺 知 心 所 專 注 的 對 象 ,此 時 , 內 心 會 感 到 輕 鬆 和 滿 足 ; 首 先 , 平 靜 和 輕 安 會 生 起 。「 捨 」(equanimity) 指 滿 足 , 滿 足 就 是 「 捨 」。 正 念 正 知 (clearlyaware) 是 形 容 心 一 境 性 , 這 時 , 心 完 全 覺 知 和 警 醒 。「 身 體有 快 樂 的 感 受 」 是 所 有 禪 那 的 特 徵 , 而 且 非 常 快 樂 。 不 同 的是 : 初 禪 是 身 體 的 樂 受 , 二 禪 是 微 妙 的 禪 悅 - 內 心 的 喜 樂 ,而 三 禪 的 樂 則 來 自 知 足 和 平 靜 。內 觀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因 為 這 意 味 著 智 慧 已 經 生 起 , 內 觀和 智 慧 兩 者 同 時 生 起 , 而 且 是 透 過 親 身 體 驗 才 會 生 起 。 經 中以 吃 芒 果 來 譬 喻 。 如 果 我 們 不 曾 吃 過 芒 果 , 有 人 給 我 們 非 常詳 細 正 確 的 描 述 , 甚 至 附 上 圖 片 來 說 明 「 這 就 是 芒 果 , 以 及它 的 味 道 如 何 」。 我 們 可 以 欣 賞 芒 果 的 圖 片 和 說 明 , 卻 不 知道 它 的 味 道 如 何 , 除 非 親 自 品 嘗 。 佛 陀 就 是 這 樣 一 次 又 一 次的 教 導 我 們 。 由 於 得 之 太 易 , 我 們 很 容 易 忘 失 佛 陀 的 教 導 。由 於 內 心 的 知 足 與 平 靜 , 另 一 種 觀 智 可 能 生 起 , 在 禪 修時 , 我 們 不 要 去 想 所 發 生 的 事 , 因 為 這 涉 及 念 頭 的 生 滅 過程 。 一 旦 有 了 體 驗 , 觀 智 會 自 然 生 起 ; 我 們 知 道 : 只 要 心 無所 求 , 心 就 會 知 足 和 平 靜 , 內 觀 給 我 們 的 日 常 生 活 帶 來 重 大的 影 響 。 我 們 的 心 有 各 種 欲 望 , 有 些 慾 望 相 當 微 細 , 而 有 些則 相 當 荒 謬 。 然 而 , 我 們 知 道 : 我 們 有 各 種 慾 望 , 這 些 欲 望81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