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求 幸 福 , 也 需 要 人 幫 忙 。 如 果 遇 到 逆 境 , 我 們 以 積 極 的 觀 點來 看 , 認 為 這 也 是 學 習 的 機 會 , 如 此 才 會 心 情 開 朗 , 才 不 會生 氣 和 變 得 消 極 。 在 修 習 一 段 時 間 後 , 捨 心 就 會 生 起 。另 外 兩 個 神 通 相 當 類 似 , 指 能 同 時 看 出 可 意 和 不 可 意(unpleasant) 事 物 的 正 面 和 反 面 特 質 。 第 五 種 神 通 只 有 阿羅 漢 - 即 開 悟 的 人 才 擁 有 , 阿 羅 漢 能 毫 不 費 力 的 同 時 看 出 事情 的 正 反 兩 面 , 而 不 會 生 起 貪 或 瞋 。 佛 陀 時 代 , 沒 有 記 載 下來 的 經 典 ,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 都 是 以 口 耳 相 傳 的 方 式 傳 下 來 ,而 有 些 內 容 是 重 複 的 , 這 樣 比 較 容 易 記 得 。以 捨 心 、 平 靜 的 心 來 面 對 自 己 的 貪 與 瞋 , 這 就 是 清 淨 之道 , 這 是 第 二 種 捨 心 。 第 三 種 捨 心 是 不 會 退 失 的 , 因 為 我 們對 無 常 有 深 入 的 了 解 , 如 在 指 掌 之 間 , 而 我 執 也 被 減 輕 到 不會 障 礙 捨 心 的 生 起 。 會 發 生 的 事 總 會 發 生 ,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緣生 緣 滅 , 如 此 而 已 。 如 果 所 發 生 的 事 合 我 們 的 意 , 那 很 好 ;如 果 不 合 我 們 的 意 , 那 也 無 妨 。 這 種 捨 心 由 內 觀 生 起 , 在 四禪 , 捨 心 變 得 非 常 穩 定 。每 一 種 觀 智 都 以 平 靜 的 心 為 基 礎 ; 沒 有 平 靜 的 心 , 便 沒有 觀 智 , 所 以 在 四 禪 所 體 驗 到 的 完 全 的 寂 止 是 觀 智 必 要 的 基礎 。 從 四 禪 所 生 起 的 觀 智 , 使 我 們 了 解 : 只 有 放 下 我 執 , 這種 捨 心 或 完 全 的 寂 止 才 會 生 起 。 一 旦 我 們 有 了 這 種 體 驗 , 就9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