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11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在 自 然 元 氣 的 流 布 、 生 化 中 , 萬 物 各各 得 到 它它 所 分 出 、 給 出 的 一 份 , 做 為<br />

自 己 存存 在 的 本 原原 。 由 於 所 分 得 的 元 氣 各各 有 不 同 的 構 成 , 或 者 是是 不 平 均 , 這 就就<br />

決 定 了 物 類 間 以 及 同 類 間 存存 在 上 、 活 動 上 的 差 異 。 但 不 管 怎 樣 , 上 述 元 氣 運<br />

行 的 自 然 義 、 價 值 義 都 跟 著 所 分 得 的 元 氣 進 入 萬 物 之 內 了 。 就就 人 來 說 , 那 成<br />

為 人 生 命 本 原原 的 稟 氣 , 或 那 稟 氣 所 凝 成 的 生 命 的 各各 種 表表 現 各各 種 活 動 以 及 其 中<br />

的 各各 種 條 理 ( 這 是是 自 然 義 的 性 ), 或 單 單 各各 種 表表 現 、 各各 種 活 動 、 各各 種 條 理 中<br />

所 蘊 涵 的 價 值 傾 向 ( 這 是是 價 值 義 的 性 ), 都 可 以 稱 作 「 性 」( 稟 氣 本 身 還 可<br />

以 稱 作 「 性 之 本 」、「 性 之 實 體 」)。 由 於 稟 氣 直 接 決 定 了 本 性 , 因 此 朱 子<br />

學學 裡裡 天 命 之 性 、 氣 質 之 性 的 區 分 在 這 裡裡 就就 沒 必 要 了 , 因 為 所 謂 「 天 命 之 性 」<br />

實 質 上 就就 已 經 是是 、 只 能 是是 「 氣 質 之 性 」。 此 外 , 由 於 每 個 人 生 命 活 動 中 自 然<br />

地 內 在 著 一 個 源 自 稟 氣 的 價 值 傾 向 , 而 每 個 人 又 都 有 可 能 體 認 、 識 知 這 價 值<br />

傾 向 , 因 此 人 性 是是 善 的 。 雖 然 基 於 稟 氣 的 差 異 , 人 性 的 這 種 善 並 不 均 等 , 但<br />

每 個 人 或 多多 或 少少 總 是是 會 有 這 樣 的 善 , 所 以 還 是是 可 以 整 體 地 說 人 性 是是 善 的 。 總<br />

之 , 從 自 然 義 來 說 , 人 性 開 出 現 實 人 生 的 一 切 可 能 , 包 括 善 惡 在 內 ; 而 從 價<br />

值 義 來 說 , 人 性 總 是是 有 善 。 跟 孟孟 學學 、 理 本 論 、 心 本 論 的 性 善 說 比 起 來 , 這 可<br />

以 說 成 一 種 「 弱 性 善 觀 」 或 「 人 性 向 善 論 」。 9<br />

基 於 稟 氣 一 元 人 性 論 的 立 場 , 人 的 生 命 便 是是 個 性 、 心 、 身 或 者 說 氣 、<br />

神 、 形 三 層 一 貫 的 整 體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氣 ╱ 性 」 並 不 在 心 、 身 及 其 活 動 之<br />

外 ; 事 實 上 , 心 、 身 及 其 活 動 跟 「 氣 ╱ 性 」 處 在 同 樣 的 自 然 義 、 價 值 義 的 場<br />

域 裡裡 。 因 此 , 修 養 工 夫 不 再 以 一 個 價 值 滿 盈 、 直 接 起 用 的 神 聖 本 體 ( 如 理 本<br />

論 的 天 理 、 道 體 、 性 體 , 心 本 論 的 本 心 、 良 知 等 ) 為 焦 點 為 中 心 ( 因 為 根 本<br />

不 認 為 有 這 樣 的 神 聖 本 體 ), 而 只 是是 這 個 「 自 然 中 有 必 然 」 的 身 心 全 體 的 自<br />

我 警 醒 、 自 我 提 昇昇 、 自 我 凝 定 而 已 。 當 然 , 關 鍵 還 是是 在 心 。 首 先 , 心 要 自 我<br />

收 束 , 在 現 實 處 境境 、 現 實 脈 絡 中 有 所 肯 認 承 擔 , 直 接 用 這 樣 的 肯 認 承 擔 讓 心<br />

初 步 純 化 、 淨 化 ; 其 次 , 要 參 照 、 藉 助 聖 賢 、 前 人 的 智 慧 學學 問 , 進 一 步 思 索<br />

體 認 此 刻 心 、 身 、 社 會 種 種 自 然 活 動 、 具 體 情 境境 中 的 必 然 之 則 ; 最 後 , 要 依<br />

此 必 然 之 則 切 己 實 踐 , 並 隨 時時 根 據 新 的 情 境境 調 整 這 必 然 之 則 。 應 該 說 明 的<br />

9 雖 然 王尸 廷 相厴 針 對 一 般 人 主尾 張 性 有 善 有 惡酼 , 吳 廷 翰未 、 顧谸 炎 武 也 曾 認強 定 極 少 數鄁 人 天 生岥 是半 惡酼 , 但<br />

就酧 整 體殱 理 路 和 基 本岓 精廨 神 來 說弻 , 我 們穆 還 是半 可屣 以层 做 出屒 上 面稫 這 樣鄆 的 概 括匼 。<br />

vi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