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77<br />

特 有 的 語 詞 , 它它 預 示 了 西 藏 自 西 元 第 十 二 世 紀 起 極 為 普 遍 的 轉 世 制 度 , 但 是是<br />

他 也 承 認 在 較 早 期 的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 如 果 涉 及 佛 教 , 該 字 通 常 有 「 神 奇 」<br />

(magic) 或 「 幻 象 」(illusion) 的 意 思 。 17 烏 瑞 (Géza Uray) 將 'phrul gyi lha<br />

譯 作 the incarnate gods。 麥 克 唐 納 對 此 翻 譯 加 以 駁 斥斥 , 理 由 是是 : 將 'phrul 作<br />

incarnation 解 無 法 在 西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之 前 的 文文 獻 中 找 到 證 據 。 18 石 泰 安 則 從 另<br />

一 個 角 度 來 解 釋 'phrul 的 意 思 。 他 引 用 各各 種 不 同 文文 獻 中 的 語 詞 , 指 出 該 字 相 當<br />

於 中 文文 的 「 聖 」。 雖 然 他 提 出 三 種 可 能 的 解 釋 :「 特 殊 能 力 」(supernatural<br />

power)、「 神 奇 」(magic) 或 「 智 慧 」(wisdom), 但 他 似 乎 認 為 'phrul<br />

其 實 應 當 是是 指 「 智 慧 」。 他 將 「 楚 吉 杰 布 」 譯 作 「 有 智 慧 的 國 王 」(roi<br />

sage), 將 「 楚 吉 布 」('phrul gyi bu) 譯 成 「 有 智 慧 的 小 孩孩 」(l'enfant sage)。 19<br />

他 的 解 釋 後 來 被被 學學 者 延 用 。 例 如 : 卡 梅 (Samten G. Karmay) 將 「 楚 吉 杰 布 」<br />

譯 作 「 有 智 慧 的 國 王 」(wise king/ king of sagacity)。 20 同 時時 , 理 查 森 將 敬敬 稱<br />

「 楚 吉 拉 蔣蔣 趣 千 波 」('phrul gyi lha byang chub chen po) 詮 釋 為 Great<br />

enlightened supernaturally wise divinity, 21 他 將 其 中 的 'phrul 字 解 釋 為 wise, 顯<br />

然 與 他 之 前 的 理 解 有 別 。 22 石 泰 安 後 來 又 發 表表 一 篇 文文 章 , 探 討 敦敦 煌 寫 卷卷 中 的 字<br />

彙 , 指 出 中 文文 的 「 聖 」 字 在 藏 文文 舊 譯 通 常 作 'phrul, 但 是是 在 西 元 八 一 四 年 依 藏<br />

王 敕 令 而 編 成 的 《 翻 譯 名 義 大大 集 》 之 中 , 亦 即 在 新 譯 語 彙 中 , 相 當 於 中 文文<br />

52, 57.<br />

17 Hugh E. Richardson, "A New Inscription of Khri Srong Lde Brtsan," Journal of the Royal<br />

Asiatic Society, 1-2 (1964), p. 12.<br />

18 Ariane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p. 336 fn. 492;《 敦醧<br />

煌 吐峩 蕃机 歷曜 史屰 文尠 書 考 釋诤 》, 頁稰 317。<br />

19 Rolf A. Stein, "Un ensemble sémantique tibétain: créer et procréer, être et devenir, vivre, nourrir et<br />

guérir,"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36, 2 (1973), pp. 418, 421;〈 古層<br />

藏龞 語張 中 的 一 個積 語張 義 群 : 創鄪 造 和 生岥 殖釕 , 崊 在峹 和 變殤 成 , 活卺 著 、 養 活卺 和 救 活卺 〉, 禇 俊 杰 ( 譯诚 ),<br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7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br />

1994 年 ), 頁稰 16-18。<br />

20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and "The<br />

Soul and the Turquoise: a Ritual for Recalling the bla,"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 Studies in<br />

History, Myths, Rituals and Beliefs in Tibet (Kathmandu: Mandala Book Point, 1998), pp. 171,<br />

324.<br />

21 Hugh E. Richardson (1987), "Early Tibetan Inscriptions, Some Recent Discoveries," High Peaks,<br />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s,<br />

1998), p. 262.<br />

22 Hugh E. Richardson, "A New Inscription of Khri Srong Lde Brtsan," p. 12.<br />

ix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