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37<br />

在 。 其 實 這 裡裡 值 得 強 調 的 意 義 是是 : 那 裡裡 以 及 持 存存 或 前 攝 所 在 的 非 現 在 時時 刻 皆<br />

是是 我 可 能 在 之 處 , 它它 們 雖 呈呈 現 潛 能 狀 態 , 卻卻 是是 可 實 現 的 。 因 而 前 面 我 們 提 出<br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質 形 論 中 的 潛 在 與 實 現 思 想 又 蘊 含含 在 此 。<br />

我 們 進 一 步 看 : 他 者 的 那 裡裡 固 然 是是 自 我 的 這 裡裡 所 潛 在 但 可 轉 換 實 現 的 位<br />

置 , 但 位 置 的 說 法 實 過 於 簡 單 , 它它 指 的 更 是是 他 者 與 自 我 的 身 體 處 境境 , 包 括 所<br />

謂 的 動 覺 意 識 (kinesthetic consciousness; kinästhetisches Bewußtsein)。 胡 塞塞<br />

爾 指 出 他 者 先 以 屬 自 然 層 次 的 軀 體 在 與 周 遭 的 背 景 對 比 下 呈呈 現 給 我 , 當 他 者<br />

藉 身 體 表表 示 其 意 義 時時 , 必 須 依 照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軀 體 間 的 類 似 性 , 從 自 我 的 身<br />

體 所 構 成 的 意 義 轉 嫁 到 他 者 的 身 體 去去 。 16 重 要 的 是是 , 他 者 首 先 在 經 原原 初 還 原原 後<br />

的 自 我 領 域 裡裡 呈呈 現 , 胡 塞塞 爾 常 用 的 原原 初 自 我 (primordial ego) 17 是是 讓 自 我 與 他<br />

者 建 立 聯 想 與 配 對 關 係 的 起 點 。 事 實 上 , 原原 初 自 我 的 身 份 不 只 針 對 自 我 , 也<br />

針 對 他 者 , 它它 們 皆 在 將 人 為 設 定 存存 而 不 論 後 , 以 自 然 性 質 料料 的 角 色 , 讓 形 式<br />

生 成 發 展展 出 來 , 其 中 包 括 對 於 他 者 的 構 成 。<br />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位 置 與 身 體 處 境境 的 意 義 仍 可 再 深 究 , 它它 為 何 作 為 人 或 位 格<br />

的 中 心 概 念 呢 ? 胡 塞塞 爾 說 附 現 不 能 完 整 地 將 原原 初 的 他 者 意 義 賦 予 出 來 , 但 他<br />

者 之 先 以 自 然 層 次 的 軀 體 卻卻 可 原原 初 地 呈呈 現 在 我 的 覺 知 場 域 裡裡 。 18 為 何 他 者 之 作<br />

為 人 或 位 格 的 意 義 就就 不 能 原原 始始 地 呈呈 現 於 我 , 卻卻 只 能 附 現 呢 ? 作 為 自 然 物 與 作<br />

為 人 的 他 者 究 有 何 區 別 ? 作 為 後 者 的 本 質 成 份 果 真 不 能 原原 始始 地 呈呈 現 給 我 ?<br />

其 實 作 為 真 正 自 我 的 本 質 成 份 即 是是 我 的 動 覺 意 識 , 胡 塞塞 爾 強 調 自 我 身 體<br />

之 「 絕 對 這 裡裡 」(the absolute here; das absolute Hier) 即 在 表表 示 自 我 為 支 配 自<br />

己 的 功 能 中 心 (center of function for his ruling; Funktionszentrum für sein<br />

Walten)。 19 自 我 能 將 每 個 「 那 裡裡 」 轉 換 成 「 這 裡裡 」 的 說 法 , 雖 表表 示 透 過 動 覺<br />

的 自 由 轉 換 , 我 能 改 變 自 己 的 位 置 , 其 更 表表 示 自 我 支 配 能 力 的 功 能 中 心 是是 屬<br />

於 各各 自 的 。 雖 然 每 個 空 間 位 置 可 成 為 你 我 在 不 同 時時 刻 均 可 佔 有 的 「 這 裡裡 」 位<br />

16 Edmund Husserl,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40.<br />

17 Ibid., p. 137; 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br />

Phänomenologie, p. 189.<br />

18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43.<br />

19 Ibid., p. 146.<br />

xi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