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28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歷 史 有 了 充 分 而 自 然 的 藉 口 ; 再 如 臺 灣 的 政 治 人 物 , 對 於 國 內 共 同 深 刻 重 要<br />

的 集 體 記 憶 「 二 二 八 事 件 」, 每 逢 選 舉 就就 努 力 消 費 「 二 二 八 事 件 」, 各各 政 黨<br />

擷 取 各各 自 的 需 要 作 扭 曲 、 過 度 或 不 敢 面 對 歷 史 的 真 相 , 對 於 一 個 「 共 有 體 」<br />

的 追 求 根 本 興 趣 缺 缺 。 以 上 種 種 , 無 非 證 明 子 安 所 提 倡 的 「 超 越 一 國 化 的 歷<br />

史 共 有 體 」 的 理 想 之 路 , 困 難 重 重 , 這 從 如 子 安 和 崔 文文 衡衡 這 類 具 有 至 高高 點 視<br />

野 或 東 亞 、 世 界 視 野 的 人 , 通 常 是是 無 法 進 入 國 家家 權 力 中 心 編 制 歷 史 教 科 書 或<br />

充 當 編 輯 顧 問 即 可 窺 知 。 我 們 再 從 反反 面 觀 察察 , 子 安 這 類 批 判 史 家家 之 所 以 無 法<br />

進 入 歷 史 教 科 書 編 制 團 隊 , 實 因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編 纂 本 就就 與 當 局局 的 權 力 或 意 識<br />

型 態 緊 密 相 關 , 他 們 當 然 是是 被被 當 局局 排 除 在 外 的 一 群 知 識 份 子 。 因 此 , 依 照<br />

「 歷 史 共 有 體 」 的 理 念 ,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撰 寫 必 然 是是 要 脫 離 國 家家 權 力 , 並 組 成<br />

一 個 民 間 「 超 越 一 國 史 觀 」 的 東 亞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編 寫 委 員 會 , 才 能 實 現 子 安<br />

與 崔 文文 衡衡 理 念 的 第 一 步 。<br />

上 述 子 安 與 崔 文文 衡衡 所 提 倡 的 「 超 越 一 國 化 史 觀 」 的 「 東 亞 共 有 體 」 之 方方<br />

法 論 或 理 想 , 雖 然 碰 到 強 大大 的 「 民 族族 」 與 「 國 家家 」 意 識 型 態 的 限 界<br />

(boundary) 問 題 , 但 他 們 也 絕 不 是是 孤孤 獨 客 , 世 界 局局 勢 丕 變 , 各各 國 內 部 群 眾<br />

也 不 是是 全 然 無 知 , 在 承 認 「 一 國 」、「 一 族族 」 的 平 等 前 提 下 , 強 調 「 自 -<br />

他 」 的 互 相 溝 通 與 理 解 , 也 漸 在 東 亞 國 家家 的 知 識 份 子 中 發 酵 。 當 我 們 了 解 子<br />

安 的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理 想 時時 , 我 們 發 現 書 中 所 列 的 重 大大 「 歷 史 共 有 體 」<br />

之 事 件 , 不 是是 只 有 「 日 俄 戰 爭 」、「 閔 妃 暗 殺 」 等 有 關 戰 爭 的 事 件 而 已 , 更<br />

有 文文 化 層 次 的 「 漢 字 」 與 「 韓 跡 」 等 課 題 , 這 些 都 是是 重 新 解 釋 或 研 究 歷 史 的<br />

重 要 寶寶 藏 。 換 言 之 , 只 要 是是 東 亞 國 家家 中 彼 此 有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事 件 或 記<br />

憶 , 特 別 牽 涉 到 戰 爭 與 文文 化 的 解 釋 上 , 必 須 要 站 在 雙 方方 平 等 且 正 義 的 立 場<br />

上 , 解 消 政 治 上 的 操 弄 , 從 文文 化 多多 元 的 觀 點 , 不 斷斷 地 互 相 溝 通 , 使 雙 方方 的<br />

「 歷 史 共 有 體 」 之 解 釋 , 以 「 你 中 有 我 , 我 中 有 你 」 的 對 話 互 動 性 的 知 識 再<br />

生 產 ( 而 不 是是 再 複複 製製 ) 模 式 , 達 到 超 越 「 一 國 化 史 觀 」 的 理 想 。<br />

最 後 , 我 想 以 一 個 韓 國 友 人 的 在 日 留 學學 經 歷 , 回 應 本 書 的 「 歷 史 共 有<br />

體 」 此 一 深 刻 的 課 題 , 其 實 是是 不 斷斷 地 發 生 在 自 國 與 他 國 民 間 交 流 的 過 程 中 。<br />

當 我 在 閱 讀 子 安 宣 邦 與 崔 文文 衡衡 這 本 共 同 著 作 時時 , 常 常 想 起 我 這 位 在 日 本 認 識<br />

的 韓 國 友 人 。 這 位 韓 國 友 人 在 日 本 留 學學 已 經 七 八 年 了 , 曾 向 我 提 及 他 有 一 次<br />

xiv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