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7<br />

the wise king!" 63 不 過 , 卡 梅 也 注 意 到 苯 教 文文 獻 所 描 述 的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故 鄉<br />

賈 拉 歐 瑪 洲 (rGya lag 'od ma gling) 與 中 國 的 地 理 位 置 正 好好 位 於 歐 摩 隆 仁 的 相<br />

反反 方方 向 , 兩 者 並 不 一 致 , 顯 然 有 混 淆 的 情 形 。 64 石 泰 安 視 這 種 混 淆 為 西 藏 文文 獻<br />

對 地 理 位 置 概 念 陳 述 的 混 亂 , 因 為 許 多多 位 於 西 藏 東 邊 的 地 理 名 詞 在 文文 獻 中 都<br />

被被 移 到 西 邊 。 65 前 引 《 昔 寂寂 》(gZi brjid) 文文 中 另 有 一 處 頗 值 得 注 意 : 假 使 仔<br />

細 審審 查 其 中 所 提 到 的 山 、 河 名 稱 , 如 : 金 商 (Gyim shang) 江 , 大大 拉 波 山<br />

(Ta la po shan), 就就 會 發 現 這 些 名 稱 很 可 能 是是 中 文文 的 音 譯 。 66 這 些 跡 象 或 可<br />

視 為 《 昔 寂寂 》 作 者 有 意 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中 國 相 互 聯 結 的 線 索 。 其 實 , 孔 澤<br />

楚 吉 杰 波 既既 是是 一 個 塑 造 而 成 的 人 物 , 有 關 他 經 歷 的 描 述 並 不 一 定 必 須 與 其 原原<br />

型 完 全 相 符 。 67 苯 教 學學 者 將 鄰 國 的 知 名 人 物 加 以 改 裝 重 塑 之 後 , 創 造 出 一 位 新<br />

人 物 , 並 將 之 納 入 自 己 的 傳 統 中 , 這 其 中 的 過 程 與 結 果 充 分 展展 現 出 西 藏 文文 明<br />

對 於 異 文文 化 的 容容 受 度 與 轉 化 能 力 。<br />

雖 然 學學 者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是是 否 出 身 於 中 國 仍 然 存存 在 岐 見 , 苯 教 文文 獻 對<br />

其 出 生 地 位 置 的 描 述 也 並 不 完 全 一 致 , 68 然 而 , 可 以 肯 定 的 是是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br />

在 苯 教 傳 統 中 扮 演 重 要 角 色 。 苯 教 內 部 較 為 通 行 的 說 法 是是 : 孔 澤 擅 長 占 卜卜 ,<br />

是是 苯 教 四 位 重 要 大大 師 之 一 ; 但 也 有 另 外 一 種 說 法 , 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視 為 苯 教<br />

教 主 仙 饒 的 化 身 之 一 。 69 依 《 塞塞 密 》 所 述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可 依 雙 掌 上 的 神 秘 字<br />

63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pp. 178,<br />

189<br />

64 Samten G. Karma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Bon," p. 107.<br />

65 Rolf A. Stein, Les Tribus Anciennes des Marches Sino-Tibétaines: Légendes, Classifications et<br />

Histo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1), pp. 29-30;《 川 甘岤 青 藏龞 走 廊酲 古層 部 落 》,<br />

耿 昇 ( 譯诚 )( 成 都 : 四屶 川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1992 年 ), 頁稰 49-50。<br />

66 金 商 (Gyim shang) 江 之 相厴 關譽 敍 述稖 見 Rolf A. Stein, Les tribus anciennes des marches Sino-<br />

Tibétaines, légendes, classifications et histoire, p. 72 fn. 30;《 川 甘岤 青 藏龞 走 廊酲 古層 部 落 》, 頁稰 50 註<br />

1。<br />

67 克 非 爾庵 內 (Per Kvaerne) 並 未 將 孔 澤曢 楚 杰 (Kong rtse 'phrul rgyal) 視 為厉 歷曜 史屰 人 物 , 而 是半 將 之<br />

歸齨 類讅 為厉 "supernatural beings" 之 一 , 參 見 Per Kvaerne, "The Canon of the Tibetan Bonpos," p.<br />

53.<br />

68 Dan Martin,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pp. 67, 76 fn. 77.<br />

69 Samten G. Karmay,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p. xxxiv。 由 仙届 饒诫 所 化 現 的 另屮 外屸 三 位 大 師窯 分<br />

別 是半 教 授 醫鿀 學 的 介 布 赤 謝 (sPyad bu Khri shes), 教 授 儀邔 式 的 道 布 卜 桑 (gTo bu 'Bum<br />

sangs), 以层 及 教 授 佛 法 的 釋诤 迦稗 牟 尼屿 (Sh@kya Muni); 根 據 竹 汪 札岖 西 堅 參 吉峥 美秙 寧 波 (Grub<br />

dbang bKra shis rgyal mtshan dri med snying po,1859-1934) 所 著 之 《 善 說弻 寶讥 藏龞 》, 道 布 卜<br />

xix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