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5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是是 所 謂 的 美 感 。 55 但 康 德 畢 竟 以 道 德 的 理 性 具 最 高高 地 位 , 它它 對 立 機 械 性 的 自<br />

然 , 也 超 越 了 有 機 的 目 的 性 自 然 , 但 它它 是是 否 仍 契契 合 某 特 殊 意 義 的 自 然 呢 ?<br />

康 德 其 實 受 到 基 督 教 的 影 響 , 將 上 帝 對 萬 物 的 創 造 力 取 代 、 或 至 少少 引 導<br />

了 自 然 本 身 的 目 的 性 力 量 。 從 自 然 目 的 來 看 , 人 類 是是 自 然 的 一 部 份 , 其 固 然<br />

因 為 具 可 教 化 性 以 達 幸 福 , 而 有 機 會 成 為 自 然 發 展展 的 最 後 目 的 (letzter<br />

Zweck), 但 真 正 能 保 證 人 類 為 終 極 目 的 (Endzweck) 的 卻卻 是是 道 德 , 因 為 道<br />

德 將 人 視 為 目 的 而 非 工 具 。 由 道 德 為 因 導 致 的 目 的 是是 為 在 人 身 上 的 「 為 其 自<br />

己 之 故 的 善 」(the good for the sake of itself)、 善 自 身 , 康 德 說 它它 不 能 呈呈 現 於<br />

自 然 的 因 果 律 中 , 即 表表 示 道 德 理 性 不 能 契契 合 這 種 自 然 。 道 德 不 能 從 自 然 目 的<br />

性 中 得 來 , 它它 來 自 上 帝 的 創 造 力 , 上 帝 以 具 最 高高 道 德 理 性 的 人 為 其 創 造 的 終<br />

極 目 的 , 上 帝 本 身 是是 自 身 為 目 的 王 國 的 領 袖袖 , 人 也 憑 著 道 德 創 造 萬 物 的 形<br />

式 。 這 些 形 式 的 實 在 性 , 猶 如 德 福 一 致 等 理 念 的 實 在 性 , 皆 憑 著 道 德 所 創<br />

造 。 道 德 理 性 最 後 與 具 這 種 實 在 性 意 義 的 「 自 然 」 相 契契 合 , 但 仍 需 要 上 帝 信<br />

仰 與 人 靈 魂魂 不 滅 的 條 件 。 56 對 於 這 種 特 殊 意 義 自 然 契契 合 的 理 性 , 與 仍 契契 合 著<br />

phýsis 意 義 之 自 然 的 理 性 有 別 , 前 者 稱 為 道 德 (morality), 後 者 稱 為 倫 理<br />

(ethics), 各各 以 基 督 教 及 希 臘 的 文文 化 思 想 為 背 景 。 57<br />

故 本 文文 從 胡 塞塞 爾 的 現 象 學學 出 發 ,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性 的 構 成 力 做 反反 省 , 我 們<br />

區 別 了 他 者 之 對 於 我 為 真 實 , 可 歸 於 下 列 三 種 類 型 :<br />

1. 自 我 與 他 者 在 身 體 彼 此 以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型 態 所 建 立 的 關 連 性 基 礎 上 , 尊 重 他<br />

者 從 其 自 身 往 自 然 目 的 去去 發 展展 , 自 我 如 此 構 成 他 者 是是 由 彼 此 皆 由 自 然 目 的 生<br />

成 賦 予 的 力 量 所 構 成 , 這 是是 具 藝 術 性 意 義 的 構 成 方方 式 ;<br />

55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pp. 60-61.<br />

56 Immanuel Kant,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Hamburg: Meiner, 1965), pp. 56-57;<br />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pp. 303-305, 340-349.<br />

57 亞 里 斯醬 多峿 德郔 將 「 對 倫穕 理 的 研厼 究 」 稱廖 為厉 Ethiken, 即 對 於 êthe── 涉 及 善 與弌 惡酼 ( 德郔 行 與弌 惡酼 習 )<br />

的 人 格 特 質 的 研厼 究 。êthos( 長 音稯 ) 指匸 人 格 特 質 ,éthos( 短 音稯 ) 指匸 生岥 活卺 習 慣幣 , 德郔 行 是半 從 生岥 活卺<br />

習 慣幣 培 養 的 。Êthikos 譯诚 成 拉 丁 字 moralis,mores 本岓 亦岿 指匸 風稱 俗 習 慣幣 ; 康 德郔 用岦 的 德郔 文尠 Sitten, 雖<br />

與弌 mores 同峧 義 , 但 不 是半 原穦 義 的 風稱 俗 習 慣幣 , 已 指匸 我 們穆 一 般 譯诚 的 道 德郔 (morality), 本岓 文尠 強 調 二<br />

者 的 思匠 想 背秥 景醱 不 同峧 。<br />

xxiv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