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19<br />

四 、 小 結<br />

利 科 認 為 , 如 鄂 蘭 有 力 的 呼 籲 , 回 答 「 誰 」 的 問 題 必 須 藉 由 敘 述 生 命 的<br />

故 事 ,「 說 故 事 訴 說 著 『 誰 』 的 行 動 , 而 這 位 『 誰 』 的 身 份 必 定 是是 敘 事 身<br />

份 」。 65 鄂 蘭 觀 察察 到 每 個 人 生 述 說 一 個 故 事 ,「 每 個 人 介 於 生 死 之 間 的 生 命 最<br />

終 都 可 以 作 為 一 個 有 『 開 端 』 和 『 結 局局 』 的 故 事 來 講 」。 66<br />

然 而 她 亦 感 慨 地 說 :「 有 眾 多多 的 行 動 者 和 言 說 者 , 但 卻卻 沒 有 真 正 的 作<br />

者 。」 67 「 一 個 人 在 行 動 者 和 承 受 者 這 一 雙 重 意 義 上 開 始始 了 一 個 故 事 , 並 成 為<br />

它它 的 主 體 , 但 沒 有 人 成 為 它它 的 作 者 」。 68 所 有 行 動 的 結 果 導 致 故 事 的 段 落 , 甚<br />

至 因 而 結 集 成 書 , 儘 管 有 許 多多 故 事 的 主 體 參 與 其 中 , 但 是是 卻卻 無 作 者 , 看 不 出<br />

始始 於 何 處 , 而 止 於 何 處 , 而 是是 一 種 不 停 地 集 體 呈呈 現 。<br />

「 初 次 看 來 , 我 們 的 生 命 似 乎 是是 一 個 建 構 行 動 的 場 合 , 從 敘 事 理 解 的 角<br />

度 來 看 , 我 們 藉 此 努 力 去去 發 現 那 組 成 我 們 的 敘 事 身 份 而 非 單 單 從 外 頭 把 那 身<br />

份 強 加 其 上 」。 69 利 科 認 為 認 識 自 我 必 須 藉 助 於 故 事 的 解 讀 , 因 為 自 我 的 主 體<br />

性 就就 蘊 含含 在 故 事 當 中 。<br />

1. 每 一 個 自 我 都 是是 一 個 故 事 , 也 只 有 在 故 事 當 中 才 能 理 解 一 個 自 我 , 因 為<br />

整 體 的 人 , 無 法 用 分 析 特 質 的 方方 式 逐 一 呈呈 現 , 必 須 通 過 連 貫 的 故 事 才 能 多多 少少<br />

明 白 。<br />

2. 每 一 個 自 我 故 事 都 與 其 他 自 我 故 事 交 織 互 動 , 並 沒 有 任 何 一 個 故 事 是是 單<br />

獨 存存 在 的 , 而 且 每 一 個 故 事 當 中 都 必 然 有 其 他 故 事 的 痕 跡 。<br />

65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 3, p. 246.<br />

66 鄂 蘭谙 :《 人 的 條 件峋 》, 竺 乾 威勾 等 ( 譯诚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9 年 ), 頁稰 186。<br />

67 前 揭 書 , 頁稰 186。<br />

68 前 揭 書 , 頁稰 186。<br />

69 Paul Ricoeur, "Life in Quest of Narrative," in David Wood (ed.) 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 and<br />

Interpret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 32.<br />

xix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