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3<br />

一 號 ) 也 提 到 該 卷卷 是是 由 「 孔 策 」 所 寫 。 45 這 些 例 子 顯 示 , 即 使 當 「 孔 澤 」 或<br />

「 孔 策 」 未 附 加 修 飾 語 , 單 獨 出 現 時時 , 仍 然 不 一 定 意 指 孔 子 。 總 結 而 言 , 早<br />

期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提 到 孔 子 時時 , 會 使 用 「 孔 澤 」 或 「 孔 策 」, 但 是是 讀 者 見 到 藏 文文<br />

文文 獻 中 出 現 「 孔 澤 」 或 「 孔 策 」 的 人 名 時時 , 卻卻 必 須 小 心 , 因 為 它它 並 不 一 定 是是<br />

指 中 國 的 聖 人 孔 子 。<br />

貳 、 苯 教 傳 承<br />

西 藏 苯 教 也 有 一 套套 與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相 關 的 描 述 。 這 套套 系 統 大大 約 與 敦敦<br />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同 時時 或 在 較 其 稍 早 的 年 代 發 展展 而 成 。 在 充 滿 神 秘 色 彩 的 苯 教 教 主<br />

仙 饒 米 渦 (gShen rab mi bo) 一 生 事 蹟 的 故 事 中 , 就就 有 若 干 段 落 提 到 「 孔 澤 楚<br />

吉 杰 波 」。 現 存存 仙 饒 米 渦 的 傳 記 共 有 長 、 中 、 略 三 種 版 本 , 其 中 的 略 本 《 經<br />

集 》(mDo 'dus) 屬 於 伏 藏 文文 獻 (gter ma), 據 說 是是 在 西 元 第 十 世 紀 末 期 、<br />

第 十 一 世 紀 所 發 掘 。 46 《 經 集 》 中 已 經 載 有 關 於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的 敍 述 。 除<br />

此 之 外 , 仙 饒 米 渦 傳 記 的 中 本 《 塞塞 密 》(gZer mig) 也 出 自 伏 藏 , 據 說 是是 於 西<br />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在 桑 耶 赤 塘塘 都 翠 (bSam yas khri thang dur khrod) 所 發 現 。 47<br />

《 塞塞 密 》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出 身 與 家家 鄉 有 詳 細 描 述 : 48<br />

45 Chi-yu Wu, ""Quatre manuscrits bouddhiques tibétains de Touen-houang conservés à la<br />

Bibliothèque Centrale de T'ai-pei", in Ariane Macdonald (ed.) Études tibétaines: dédiées à la<br />

mémoire de Marcelle Lalou (Paris: Librairie d'Amérique et d'Orient, 1971), p. 568;〈 台屲 北屙 中 央屹<br />

圖 書 館枛 藏龞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考 察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選杮 譯诚 》( 蘭谙 州 : 甘岤 肅 民岙 族<br />

出屒 版 社 ,1983 年 ), 頁稰 51。<br />

46 《 經 集 》 的 年 代 是半 苯稂 教 教 主尾 傳 記 長 、 中 、 略 三 種廕 版 本岓 之 中 年 代 最鄦 早 者 , 參 見 Dan Martin,<br />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The Tibet Journal, 20, 1 (1995), p. 52.<br />

47 Samten G. Karmay,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A Tibetan History of Bon, p. 4 fn. 1; Per<br />

Kvaerne, "The Canon of the Tibetan Bonpos," Indo-Iranian Journal, 16, 1 (1974), p. 38.<br />

48 Nam mkha'i nor bu, "yul rgya lag 'od ma'i gling / mkhar khri sgo rtse brgya'i gling / grong khyer<br />

'phrul sgyur bkod pa'i mchog de na pha ni rgyal po ka mda' la gser gyi mdog can zhes bya'o //ma ni<br />

btsun mo mu tri la gsal 'od ma zhes bya'o / dkor ni rgyal srid rin po che la sogs te / 'jig rten gyi mir<br />

gyur pa las che'o,"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75,《 塞 密 》 中 所 載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雙 親杊 之<br />

名峮 與弌 《 經 集 》 中 所 記 有 些 微 差窭 異 :《 經 集 》 記 其 父尲 名峮 為厉 卡属 達 瑪庼 色 歐鄕 (Ka 'da ma gser 'od),<br />

母岘 親杊 名峮 為厉 慕郚 替 塞 歐鄕 瑪庼 (Mu tri gsas 'od ma), 參 見 Dan Martin,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br />

xv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