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是 來 自 --‘ 以 清 淨 的 天 眼 ’。 慧 眼 即 四 聖 諦 的 全 尺 度 之 智 ; 那 是 來 自 --‘ 生 起 天 眼 ’。 肉 眼 有 兩 種 , 有 形 的 眼 和 眼 淨色 。) Thag.v.501.“Cakkhumāssa yathā andho, sotavā badhiro yathā; Paññavāssa yathā mūgo, balavā dubbaloriva.Atha atthe samuppanne, sayetha matasāyikan”ti. 〈 摩 訶 迦 旃 延 上 座 偈 〉(Thag.v.501)..「 有 眼 若 瞎 , 有 耳 若 聾 ,有 慧 若 啞 , 強 壯 若 羸 , 在 萬 事 皆 了 時 , 安 臥 而 死 。」(「 千 古 艱 難 惟 一 死 」, 能 躺 臥 就 死 , 平 時 就 要 有 一 把 工夫 。)《 毗 尼 日 用 切 要 香 乳 記 》 (X60n1116.p202b)..「 有 眼 若 盲 , 有 耳 若 聾 , 以 定 慧 成 於 中 , 禮 誦 行 於 外 , 形同 枯 木 , 心 若 死 灰 , 如 是 行 持 , 則 三 業 自 淨 矣 。」Cakkhunī,【 陰 】 眼 睛 。Cakkhumant (cakkhu 眼 睛 +mant 有 ),【 陽 】 具 眼 者 。cakkhumā, (m.s.Nom.)。Cakkhussa,【 形 】 善 於 眼 的 。Caṅkama,【 陽 】caṅkamana,【 中 】 經 行 ( 行 禪 , 即 : 直 來 直 去 來 回 地 行 走 在 特 定 的 距 離 上 )。abbhokāse caṅkamāmi,我 於 露 地 經 行 。A.5.29./III,30... 1 Addhānakkhamo hoti, 2 padhānakkhamo hoti, 3 appābādho hoti, 4 asitaṁ pītaṁkhāyitaṁ sāyitaṁ sammā pariṇāmaṁ gacchati, 5 caṅkamādhigato samādhi ciraṭṭhitiko hoti. Ime kho, bhikkhave,pañca caṅkame ānisaṁsā”ti.( 1 耐 遠 行 , 2 堪 精 勤 , 3 無 病 , 4 吃 喝 、 嚼 嘗 ( 後 ), 幫 助 消 化 , 5 由 經 行 的 操 練 而 久 住於 定 。 諸 比 丘 ! 這 五 種 是 經 行 之 效 益 。)《 南 寄 歸 內 法 傳 》 卷 第 三 〈 二 十 三 經 行 〉(T54.221.2-3):「 少 病 五 天 之地 , 道 俗 多 作 經 行 , 直 去 直 來 唯 遵 一 路 , 隨 時 適 性 勿 居 鬧 處 。 一 則 痊 痾 。 二 能 銷 食 。 禺 中 ( 將 近 中 午 9-11am)日 昳 ( 下 午 ) 即 行 時 也 , 或 可 出 寺 長 引 , 或 於 廊 下 徐 行 。 若 不 為 之 身 多 病 苦 , 遂 令 腳 腫 、 肚 腫 、 臂 疼 、 髆 疼 。 但有 痰 癊 不 銷 , 並 是 端 居 所 致 , 必 若 能 行 此 事 , 實 可 資 身 長 道 。 故 鷲 山 覺 樹 之 下 , 鹿 苑 王 城 之 內 , 及 餘 聖 跡 皆有 世 尊 經 行 之 基 耳 。 闊 可 二 肘 長 十 四 五 肘 高 二 肘 餘 , 壘 甎 作 之 , 上 乃 石 灰 塑 作 蓮 花 開 勢 。 高 可 二 肘 闊 纔 一 尺 ,有 十 四 五 表 聖 足 跡 , 兩 頭 基 上 安 小 制 底 ( 小 塔 ), 量 與 人 齊 , 或 可 內 設 尊 容 為 釋 迦 立 像 , 若 其 右 繞 佛 殿 旋 遊 制 底 ,別 為 生 福 本 欲 虔 恭 , 經 行 乃 是 銷 散 之 儀 , 意 在 養 身 療 病 。 舊 云 行 道 , 或 曰 經 行 , 則 二 事 總 包 無 分 涇 渭 。 遂 使調 適 之 事 久 闕 東 川 , 經 云 觀 樹 經 行 , 親 在 金 剛 座 側 , 但 見 真 跡 未 睹 圓 基 耳 。」Caṅkamati (kam+ṁ-a, kam 重 疊 , 前 k 被 改 變 成 c), 經 行 , 行 禪 。【 過 】caṅkami。【 現 分 】caṅkamanta。【 獨 】caṅkamitvā。Caṅgavāra,【 陽 】 牛 奶 過 濾 器 (milkstrainer)。Caṅgoṭaka (cp. caṅgavāra),【 陽 】 首 飾 盒 , 匣 子 (a casket, a box)。Caccara (Sk. catvara),【 中 】 庭 院 , 院 子 , 十 字 路 口 , 交 叉 路 (a quadrangular place, a square, courtyard; a place wherefour roads meet, a cross road)。Caja,【 形 】 放 棄 , 遺 棄 (giving up, to be given up)。duccaja, 難 放 棄 (hard to give up A.III,50; J.V,8.)。cp. cāga( 捨 )。Cajati (caj+a;Sk. tyajate, tyaj), 1. 釋 放 (to let loose, to emit, to discharge)。2. 放 棄 , 遺 棄 (to abandon, to give up,sacrifice)。【 過 】caji。【 過 分 】catta。【 現 分 】cajanta, cajamāna。【 獨 】cajitvā。grd. caja(Sk. tyajya)Cajana,【 中 】 留 置 , 放 棄 。Cañcala (Intens. of cal=car, to move, with n instead of r in reduplication, cp. Sk. cañcūryate=carcarīti, cañcala(=*carcara)),【 形 】 不 穩 定 , 移 動 (moving to & fro, trembling, unsteady)。Caṭaka,【 陽 】 麻 雀 (sparrow;Passer montanus), 台 語 .. 厝 鳥 仔 。Caṇaka,【 陽 】1. 鷹 嘴 豆 (gram)( 亞 洲 的 一 種 草 本 植 物 (Cicer arietinum), 現 廣 布 於 西 半 球 , 短 莢 具 1 粒 或 2 粒 種子 , 在 風 味 上 略 像 豌 豆 。2. 鷹 嘴 豆 的 種 子 , 尤 在 歐 洲 南 部 和 印 度 是 重 要 的 商 品 食 物 —— 亦 稱 栗 子 豆 (chestnutbean), 雞 豆 (chickpea), 矮 豆 (dwarf pea), 格 巴 恩 韶 豆 (garbanzo), 格 拉 瓦 恩 斯 豆 (garavance), 在 印 度 亦 稱 克 豆(gram), 或 孟 加 拉 克 豆 (Bengal gram))。Caṇḍa(Sk. caṇḍa),【 形 】 兇 猛 的 , 暴 力 的 , 打 情 罵 俏 的 (ierce, violent; quick-tempered, uncontrolled, passionate)。ㄆcaṇḍasota,【 陽 】 暴 ㄨˋ 流 。caṇḍahatthī,【 陽 】 猛 象 。caṇḍasota, 猛 急 的 水 流 (fierce current), caṇḍahatthi, 兇 猛 的象 。【 陰 】caṇḍī。Caṇḍāla,【 陽 】 旃 陀 羅 ( 印 度 被 剝 奪 種 姓 者 ), 賤 民 。caṇḍālakula,【 中 】 旃 陀 羅 家 族 , 最 低 的 印 度 世 襲 階 級 。Caṇḍālakumāra, 旃 陀 羅 子 、 賤 民 童 子 。Caṇḍālī,【 陰 】 旃 陀 羅 女 。Caṇḍikata (cp. Caṇḍa) ,【 形 】 生 氣 (angry)。Caṇḍikka,【 中 】 激 怒 (ferocity anger), 粗 暴 、 暴 躁 (churlishness)。acaṇḍikka,【 中 】 不 殘 暴 , 不 暴 躁 。caṇḍikkalakkhaṇo,激 怒 相 。Catu, Catur,【 形 】 四 。catukkaṇṇa,【 形 】 四 方 形 ( 或 長 方 形 的 ), 有 四 個 角 落 的 。catukkhattuṁ,【 副 】 四 次 。catugguṇa,19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