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是 薄 俱 羅 (Bākulo))。appābādho appātaṅko, 無 病 者 。Bādha,【 陰 】 妨 害 , 預 防 。Bādhita, (Bādheti 的 【 過 分 】) 壓 迫 , 使 痛 苦 , 騷 擾 。Bādheti (bādh 騷 擾 +e), 壓 迫 , 使 痛 苦 , 騷 擾 , 誘 捕 , 避 免 。【 過 】bādhesi。【 現 分 】bādhenta。【 獨 】bādhetvā。Bāttiṁsati,【 數 】 三 十 二 。bāttiṁsati lakkhaṇa, 三 十 二 相 。 三 十 二 相 大 人 相 ( 巴 dvattiṁsamahāpurisa-lakkhaṇāni;梵 dvātri ṃśan 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i) (D.30.) .. (1) 足 安 平 立 相 (suppatiṭṭhita-pādatā-lakkhaṇa ; 梵su-pratiṣṭhita-pāda) , 即 足 下 平 滿 相 。 平 足 蹈 地 , 平 ( 足 ) 舉 起 , 腳 掌 完 全 放 下 觸 地 。(2) 腳 掌 輪 相(pāda-tala-cakka-lakkhaṇa; 梵 cakrāṅkita-hasta-pāda-tala), 即 千 輻 輪 相 。 兩 腳 掌 生 二 輪 , 有 千 輻 ( 之 肉 紋 相 )、有 輞 、 有 轂 , 所 有 的 紋 路 明 顯 , 分 明 整 然 。(3) 足 踵 ( 圓 滿 ) 廣 平 相 (āyatapaṇhi-lakkhaṇa; 梵 āyata-pāda-pārṣṇi),足 跟 廣 平 相 。(4)( 諸 ) 指 纖 長 相 (dīghaṇguli-lakkhaṇa; 梵 dīrghāṅguli), 手 臂 美 嫩 形 端 正 , 指 頭 柔 軟 又 纖 長 。(5)身 體 直 如 梵 天 相 (brahmujugatta-lakkhaṇa; 梵 ṛjugātratā), 有 如 梵 天 身 直 挺 , 清 秀 明 淨 長 得 帥 。(6) 七 隆 滿 處 相(sattussadatā-lakkhaṇa ; 梵 saptotsada) 即 兩 手 、 兩 足 、 兩 肩 、 頸 項 等 七 處 ( 肉 ) 皆 隆 滿 。(7) 手 足 柔 軟 相(mudutalunahatthapāda-lakkhaṇāni ; 梵 mṛdu-taruṇa-hasta-pāda-tala) 。 (8) 手 足 有 網 縵 相(jāla-hattha-pāda-lakkhaṇāni; 梵 jālāvanaddha-hasta-pāda) 手 足 指 間 , 有 縵 網 相 。《 大 本 經 》(T1.5.2)..「 三 者 、手 足 網 縵 , 猶 如 鵝 王 。」《 中 阿 含 59 經 》《 三 十 二 相 經 》(T1.493.2):「 8 大 人 手 足 網 縵 , 猶 如 鴈 (= 雁 ) 王 。」(9)足 踝 高 相 (ussaṅkhapāda-lakkhaṇa; 梵 ucchaṅkha-pāda) 兩 踝 月 庸 相 (ussaṅkhapāda), 即 足 趺 隆 起 相 , 為 足 背 高 起圓 滿 之 相 。(10) 身 毛 端 向 上 相 (uddhagga-lomatā-lakkhaṇa; 梵 ūrdhvaṃ-garoma) 身 毛 向 上 生 , 烏 青 色 (nīlāniañjanavaṇṇāni)、 捲 曲 狀 (kuṇḍalāvaṭṭāni)、 向 右 旋 (dakkhiṇāvaṭṭakajātāni)。(11) 小 腿 如 羚 羊 相 (eṇijaṅgha-lakkhaṇa; 梵aiṇeya-jaṅgha)。 小 腿 像 羚 羊 腿 。 小 腿 , 古 譯 作 .. 腨 ( 足 專 ㄕㄨㄢˋ)。(12) 肌 膚 軟 細 相 (sukhumacchavilakkhaṇa; 梵sūkṣma-suvarṇa-cchavi), 即 皮 膚 細 軟 相 , 塵 垢 不 沾 身 。(13) 黃 金 色 相 (suvaṇṇavaṇṇalakkhaṇa; 梵 suvarṇa-varṇa)有 似 黃 金 的 皮 膚 。(14) 馬 陰 藏 相 ( 鞘 內 藏 陰 相 )(kosohita-vatthaguyha-lakkhaṇaṁ; 梵 kośopagata-vasti-guhya), 指男 陰 密 隱 於 體 內 如 馬 陰 之 相 。《 中 阿 含 59 經 》:「 13 大 人 陰 馬 藏 。 猶 良 馬 王 。」(15) 身 圍 如 尼 拘 律 樹 相 (nigrodhaparimaṇḍala-lakkhaṇa; 梵 nyagrodha-parimaṇḍala) 身 圍 如 尼 拘 律 樹 ( 榕 樹 科 ), 身 形 圓 好 。(16) 立 正 不 彎 時 , 雙手 掌 可 觸 摸 雙 膝 ( 相 )(ṭhitakova anonamanto ubhohi pāṇitalehi jaṇṇukāni parimasati parimajjati ; 梵sthitānavanata-pralamba-bāhutā) , 即 不 彎 觸 膝 相 (anonama-jaṇṇuparimasana-lakkhaṇa) 。 (17) 上 軀 如 獅 子 相(sīhapubbaddhakāya-lakkhaṇa; 梵 siṃha-pūrvārdha kāya) 即 .. 上 身 安 住 如 獅 子 。《 大 本 經 》(T1.5.2)..「 胸 膺 方整 如 師 子 。」 ▓46 世 尊 身 分 上 半 圓 滿 , 如 師 子 王 威 嚴 無 對 。(18) 兩 肩 間 充 滿 相 (citantaraṁsa-lakkhaṇa; 梵citāntarāṁsa)。 又 作 腋 下 平 滿 相 、 肩 膊 圓 滿 相 。(19) 兩 肩 圓 度 相 等 相 (samavaṭṭa-kkhandha-lakkhaṇa; 梵su-samvrta-skandha) 即 兩 肩 圓 滿 豐 腴 之 相 。《 中 阿 含 59 經 》:「 21 大 人 兩 肩 上 連 , 通 頸 平 滿 。」(20) 最 上 之 味覺 相 (rasagga-saggitā-lakkhaṇa; 梵 rasa-rasāgratā) 脖 子 之 上 ( 舌 上 ), 味 覺 敏 銳 傳 滋 味 。 大 本 經 》(T1.5.2)..「 二十 六 、 咽 喉 清 淨 , 所 食 眾 味 , 無 不 稱 適 。」(21) 眼 紺 碧 青 相 (abhinīla-netta-lakkhaṇa; 梵 abhinīla-netra) 目 紺 青色 相 , 如 青 蓮 華 。《 大 本 經 》(T1.5a)..「 三 十 、 眼 如 牛 王 , 眼 上 下 俱 眴 。」(22) 眼 睫 如 牝 牛 相 (go-pakhuma-lakkhaṇa;梵 go-pakṣmā) 又 作 眼 睫 如 牛 王 相 , 指 睫 毛 整 齊 而 不 雜 亂 。 ▓38 世 尊 眼 睫 上 下 齊 整 稠 密 不 白 。(23) 頭 頂 有 肉 髻 相(uṇhīsasīsa-lakkhaṇa; 梵 uṣṇīṣa-śiraskatā) 頂 上 有 肉 , 隆 起 如 髻 形 之 相 。《 中 阿 含 59 經 》:「 31 大 人 頂 有 肉 髻 ,團 圓 相 稱 , 髮 螺 右 旋 。」 ▓66 頂 相 無 能 見 者 。 ◆1 無 見 頂 。-- 此 「 無 見 頂 」 之 說 須 要 保 留 。(24) 一 一 毛 由 一 一 毛 孔生 ( 相 )(ekekalomo ca hoti; 梵 ekaika-roma-pradakṣiṇāvarta) 一 孔 一 毛 (ekeka-loma), 指 一 孔 各 生 一 毛 。《 大 本 經 》(T1.5.2)..「 其 毛 右 旋 , 紺 琉 璃 色 。」《 中 阿 含 59 經 》:「 11 大 人 一 一 毛 , 一 一 毛 者 , 身 一 孔 一 毛 生 , 色 若 紺 青 ,如 螺 右 旋 。」 ▓64 世 尊 身 毛 紺 青 光 淨 。 如 孔 雀 項 。 紅 暉 綺 飾 色 類 赤 銅 。 ◆31 毛 處 處 右 旋 。(25) 眉 間 生 白 毫 毛 ( 相 )(uṇṇābhamukhāntare jātā; 梵 ūrṇā-keśa)。 眉 間 生 白 毫 毛 似 兜 羅 綿 (odātā mudutūlasannibhā)。《 大 本 經 》(T1.5a)..「 三十 一 、 眉 間 白 毫 柔 軟 細 澤 , 引 長 一 尋 , 放 則 右 旋 螺 如 真 珠 。」( 一 尋 .. 一 成 人 的 身 高 ) ▲70 眉 間 毫 相 光 白 鮮 潔 。「 白毫 相 」 長 一 尋 , 或 一 丈 五 尺 (T34.29.1), 恐 怕 是 訛 傳 。(26) 四 十 齒 相 (cattālīsa-lakkhaṇa; 梵 catvāriṃśad-danta)齒 有 四 十 顆 。(27) 齒 無 縫 相 (aviraḷadanta-lakkhaṇa), 無 間 隙 , 極 堅 固 。《 中 阿 含 59 經 》:「 24 不 踈 齒 。」(28) 廣 長舌 相 (pahūta-jivha-lakkhaṇa; 梵 prabhūta-tanu-jihva) 又 作 廣 長 舌 相 、 舌 廣 博 相 、 舌 軟 薄 相 。 舌 頭 可 伸 展 至 髮 際 。《 大 本 經 》(T1.5.2)..「 左 右 舐 耳 。」(29) 梵 音 之 迦 陵 頻 伽 聲 音 ( 相 )(brahmassaro ca karavīkabhāṇī; 梵34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