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下 方 壓 下 去 最 痛 的 點 。(4) 放 鬆 按 壓 的 力 道 , 回 味 感 覺 。 輔 助 入 睡 的 伸 展 動 作 ..功 能 .. 鬆 開 骨 盆 , 讓 左 右 腦 獲 得 充 足 的 新 鮮 氧 氣 。 重 點 .. 左 右 腳 各 一 次 ,5~7 分 鐘 。 方 法 ..1、 仰 躺 在 床 上 。2、 彎 曲 右 腳 , 膝 蓋 正 對 天 花 板 。3、 左 手 放 在 右 腳 膝 蓋 上 , 並 深 吸 一 口 氣 。4、 慢 慢 讓 右 腳 倒 向 左 側 床 鋪 , 左 手 要 按 住 右 腳 , 上 身 與 頭 往 右 扭 轉 , 姿 勢 保 持 5 分 鐘 。* 在 4 的 狀 態 下 呼 吸時 , 要 觀 想 「 在 腰 的 部 位 將 空 氣 吸 入 體 內 , 並 從 頭 部 吐 出 來 」。 進 入 熟 睡 模 式 ..重 點 ..10 次 呼 吸 為 1 回 , 做 3 回 。 方 法 ..1、 將 左 手 放 在 肚 臍 上 、 右 手 放 在 左 手 上 側 , 則 右 手 會 剛 好 蓋 住 鳩尾 穴 。2、 觀 想 空 氣 由 腳 底 進 入 身 體 , 從 頭 頂 出 去 。3、 開 始 做 腹 式 呼 吸 :「 深 吸 一 口 氣 → 輕 輕 憋 氣 → 緩 慢 吐 氣→ 將 空 氣 吐 乾 淨 並 感 覺 身 體 」。4、 每 完 成 一 次 呼 吸 , 就 從 1 默 數 到 10。起 床 時 的 伸 展 動 作 .. 重 點 ..1 次 3 分 鐘 。 方 法 ..1、 早 上 起 床 後 , 伸 展 雙 手 雙 腳 , 趴 在 床 鋪 上 。2、 跪 起 、 雙手 扶 著 床 鋪 , 打 開 雙 腳 呈 90 度 。 拉 長 背 部 肌 肉 , 腳 指 請 朝 向 內 側 。3、 雙 手 向 前 伸 , 讓 身 體 往 前 倒 。 身 體 前傾 後 , 再 吸 一 口 氣 , 並 在 吐 氣 的 同 時 使 身 體 更 往 前 傾 。* 在 3 的 狀 態 下 , 注 意 屁 股 不 要 翹 起 。( 摘 自 商 周 出 版《3 小 時 熟 睡 法 》)Jāṇu(Vedic jānu) (also as jaṇṇu(ka)),【 陽 】 膝 。jāṇumaṇḍala,【 中 】 膝 蓋 骨 , 髕 , 護 膝 (the knee)。jāṇumatta,【 形 】 深 及 膝 的 。jaṇumaṇḍala, 膝 蓋 , 膝 (the knee-cap, the knee)。Jāṇussoṇi, Jāṇusoṇi( 梵 Jātisroṇa)生 聞 ( 婆 羅 門 )。SA.12.47./II,75...Jāṇussoṇīti ṭhānantaravasena evaṁladdhanāmo asītikoṭivibhavomahāpurohito.( 生 聞 ( 婆 羅 門 ).. 處 於 胎 內 ( 就 聽 教 ), 如 此 得 名 ;( 他 是 ) 有 八 百 萬 財 富 的 大 典 尊 。)。 不 過 , 若 以 字義 來 說 , 也 有 可 能 尚 在 褓 襁 中 , 放 置 在 膝 時 , 聽 聞 教 法 。Jāṇuka,= Jāṇu。Jāta (janati 的 【 過 分 】), 已 出 生 , 已 興 起 , 已 變 成 , 已 發 生 。【 中 】 搜 集 品 , 多 樣 性 。jātadivasa,【 陽 】 生 日 。jātarūpa,【 中 】 黃 金 。jātaveda,【 陽 】 火 (Vedic jātaveda=agni(fire))。jātassara,【 陽 】【 中 】 天 然 湖 。Jātarūparajata,【 中 】 金 銀 ( 黃 金 與 貨 幣 )。Na hi, gāmaṇi, kappati samaṇānaṁ sakyaputtiyānaṁ jātarūparajataṁ, nasādiyanti samaṇā sakyaputtiyā jātarūparajataṁ, nappaṭiggaṇhanti samaṇā sakyaputtiyā jātarūparajataṁ,nikkhittamaṇisuvaṇṇā samaṇā sakyaputtiyā apetajātarūparajatā. Yassa kho, gāmaṇi, jātarūparajataṁ kappati,pañcapi tassa kāmaguṇā kappanti. Yassa pañca kāmaguṇā kappanti, ekaṁsenetaṁ gāmaṇi, dhāreyyāsiassamaṇadhammo asakyaputtiyadhammoti.( 聚 落 主 ! 於 此 沙 門 釋 子 等 , 於 金 銀 為 不 淨 , 他 們 不 允 許 , 彼 等 不 取此 。 於 此 沙 門 釋 子 等 , 於 金 銀 為 非 淨 , 彼 等 不 受 此 , 彼 等 不 取 此 。 沙 門 釋 子 等 , 棄 摩 尼 、 黃 金 , 以 離 金 銀 。聚 落 主 ! 以 金 銀 為 淨 者 , 則 於 五 種 欲 亦 淨 。 聚 落 主 ! 以 五 種 欲 為 淨 者 , 此 應 視 為 非 沙 門 法 , 非 釋 子 法 。KhA.37...Jātarūpanti suvaṇṇaṁ. Rajatanti kahāpaṇo, lohamāsakadārumāsakajatumāsakādi yaṁ yaṁ tattha tatthavohāraṁ gacchati, tadubhayampi jātarūparajataṁ.( 金 (jātarūpa).. 為 黄 金 。 銀 (rajata).. 為 貨 幣 、 銅 錢 、 木 錢 、 膠 錢等 , 凡 交 易 用 的 , 這 兩 者 都 ( 屬 於 ) 金 銀 。 以 任 何 方 式 接 受 那 ( 金 銀 ) 為 接 受 , 沒 有 任 何 方 式 那 ( 接 受 金 錢 ) 是 可 以的 。 如 此 為 所 應 說 不 共 的 。)Jātaka,【 中 】《 本 生 故 事 》, 本 生 經 。【 形 】 天 生 的 , 興 起 的 。jātakabhāṇaka,【 陽 】 說 本 生 故 事 的 人 。Jātatta,【 中 】 天 生 的 事 實 。Jāti,【 陰 】1. 出 生 , 再 生 (birth, rebirth, possibility of rebirth, “future life” )。2. 種 族 , 民 族 , 系 譜 ( descent, race, rank,genealogy)。3. 種 , 種 類 (a sort of, kind of),4. 本 性 (birth or nature, natural (opp. artificial); or genuine, pure,excellent)。Instr. jātiyā & jaccā; Abl. jātiyā & jātito; Loc. jātiyaṁ & jātiyā。jātikosa,【 陽 】 肉 豆 蔻 衣 [ 乾 皮 ]( 一種 香 料 )。jātikkhaya,【 陽 】 剷 除 再 生 的 機 會 。jātikkhetta,【 中 】 出 生 地 , 再 生 的 界 。jātitthaddha,【 形 】 以 ( 生 )世 家 爲 驕 傲 的 。jātinirodha,【 陽 】 再 生 的 終 止 (the extermination of (the cause of) rebirth Vin I.1)。jātiphala,【 中 】肉 豆 寇 ( 一 種 常 綠 的 熱 帶 小 喬 木 (Myristica fragrans), 原 産 摩 鹿 加 群 島 , 但 由 於 它 的 球 形 黃 色 核 果 産 生 肉 豆 蔻和 豆 蔻 香 料 , 已 廣 泛 栽 培 )。jātibhaya, 再 生 之 畏 (the fear of rebirth A II.121)。jātibhūmi, 生 地 , 所 生 長 之 土 地 ,鄉 野 田 舍 之 地 (natural ground, in jātibhūmaka, jātibhūmika, jātibhūmiya living on natural)。jātimantu,【 形 】 出 生的 良 好 ( 好 世 家 ), 有 真 正 的 特 質 。jātimada, 種 族 的 驕 傲 。jātivāda,【 陽 】 討 論 有 關 親 子 關 係 的 事 。jātisampanna,【 形 】 出 生 在 良 好 或 高 貴 的 家 庭 。jātisambhava, 生 的 源 頭 (the origin of birth)。jātisumanā,【 陰 】 大 花 素 馨 ( 一種 大 花 的 東 印 度 群 島 茉 莉 屬 植 物 (Jasminum grandiflorum), 常 栽 培 作 香 料 和 裝 飾 )。jātissara,【 形 】 記 憶 前 生的 。jātihiṅgulaka,【 中 】 天 然 的 朱 紅 。jāti jāti punappunaṁ, 生 生 世 世 。《 律 藏 》(Vin.Mv.93.):Yaṁ, bhikkhave,mātukucchismiṁ paṭhamaṁ cittaṁ uppannaṁ, paṭhamaṁ viññāṇaṁ pātubhūtaṁ tadupādāya sāvassa jāti.Anujānāmi, bhikkhave, gabbhavīsaṁ upasampādetunti.( 諸 比 丘 ! 凡 是 第 一 心 已 被 生 在 母 的 子 宮 者 , 第 一 識 已 出現 ; 取 它 後 , 它 如 此 應 是 ‘ 生 ’。)S.12.2./II,3.:“Katamā ca, bhikkhave, jāti? Yā tesaṁ tesaṁ sattānaṁ tamhi tamhi205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