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ahma-svara), 梵 音 (brahmassara), 聲 如 迦 陵 頻 伽 鳥 (karavīka-bhāṇi) 的 清 脆 (《 佛 說 長 阿 含 經 》 卷 第 五 (T1.35.2-3)..「 一 者 其 音 正 直 。 二 者 其 音 和 雅 。 三 者 其 音 清 徹 。 四 者 其 音 深 滿 。 五 者 周 遍 遠 聞 。 具 此 五 者 。 乃 名 梵 音 。」(30) 獅 子 頰 相 (sīhahanulakkhaṇaṁ; 梵 siṃha-hanu) 指 兩 頰 隆 滿 ( 兩 腮 圓 潤 ) 如 獅 子 頰 。 ▲65 頰 相 平 滿 。 ▲66 頰 無 缺減 。 ▲ 66 頰 無 過 惡 。(31) 齒 整 齊 相 (samadantasudāṭhālakkhaṇāni ; 梵 sama-danta) 。 (32) 齒 純 白 相(susukkadāṭhālakkhaṇāni; 梵 suśukka-danta)。▲=《 方 廣 大 莊 嚴 經 》(T3.557.2~3) 卷 第 三▓=《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 卷 第 三 百 八 十 一 (T6.968.8~9)◆=《 坐 禪 三 昧 經 》 卷 上 (T15.276.3)Bārasa(=dvadasa),【 形 】 十 二 。Bārāṇasī( 梵 Vārāṇasī 或 Vāraṇasī, Varāṇasī, Varaṇasī),【 陰 】 波 羅 柰 , 近 世 稱 貝 拿 勒 斯 (Benares), 今 稱 瓦 拉 那 西(Varanasi), 取 名 自 「 位 於 瓦 魯 那 河 (Varuna) 和 阿 西 河 (Assi) 之 間 的 城 市 」。 中 印 度 古 王 國 , 又 稱 波 羅 奈 斯 國 、 波羅 捺 國 、 婆 羅 柰 斯 國 、 波 羅 捺 寫 國 , 舊 稱 伽 尸 國 ( 梵 Kāśi 光 的 城 市 )。 相 傳 是 在 公 元 前 6000 年 興 建 。 據 《 大唐 西 域 記 》 卷 七 載 , 此 國 都 城 臨 西 殑 伽 河 , 長 十 八 、 九 里 , 廣 五 、 六 里 。 居 民 殷 盛 , 人 性 溫 恭 , 多 信 外 道 ,少 敬 佛 法 , 僧 徒 多 學 小 乘 正 量 部 法 。 其 大 城 之 東 北 有 婆 羅 柰 河 ( 梵 Varaṇā), 河 西 有 阿 育 王 塔 , 河 東 北 十 餘 里有 彌 勒 菩 薩 、 護 明 菩 薩 之 受 記 舊 址 , 城 西 北 之 鹿 野 苑 , 即 佛 陀 成 道 後 最 初 教 化 五 比 丘 之 地 , 爾 後 , 佛 常 遊 化至 此 教 化 眾 生 , 係 六 大 說 法 處 之 一 。Bārāṇaseyyaka,【 形 】 貝 拿 勒 斯 製 造 的 , 來 自 貝 拿 勒 斯 的 。Bāla,【 形 】 年 輕 的 , 無 知 識 的 , 愚 蠢 的 。【 陽 】 孩 子 , 愚 人 (fool)。bālaka,【 陽 】 孩 子 。bālata,【 陰 】 愚 蠢 。cf. mūḷha( 愚 人 )。Tīṇ’imāni, bhikkhave, bālassa bālalakkhanāni bālanimittāni bālapadānāni.( 諸 比 丘 ! 此 三 是 愚 人 的 愚癡 之 特 徵 、 愚 癡 之 特 相 、 愚 癡 之 特 質 。)Bālā, Bālikā,【 陰 】 女 孩 。Bālisika,【 陽 】 漁 夫 。Bālya,【 中 】 童 年 , 愚 蠢 。Bāvīsati,【 陰 】 二 十 二 。Bāhā,【 陰 】 手 臂 ( 台 語 : 手 胳 頭 chiu 2 kok thau 5 ), 柱 , 柄 。bāhābala,【 中 】 臂 力 , 即 : 手 工 勞 動 。 在 印 度 古 老 的文 獻 —「 吠 陀 讚 歌 」 的 「 原 人 歌 」 中 , 最 早 談 到 了 人 類 的 起 源 , 歌 中 述 說 印 度 的 四 個 種 姓 階 級 裡 ; 婆 羅 門( Brahmana, 司 祭 者 ) 生 於 原 人 的 嘴 、 剎 帝 利 (Ksatriya, 王 族 ) 生 於 原 人 的 雙 臂 、 吠 捨 (Vaisya, 庶 民 ) 生於 原 人 的 雙 腿 , 而 首 陀 羅 (Sudra, 奴 隸 ) 則 是 從 原 人 的 雙 足 出 生 。Bāhābalaparicita (bāhā 臂 +bala 力 +paricita 獲 得 【 過 分 】) 【 過 分 】 以 臂 力 獲 得 。Bāhita, (bāheti 的 【 過 分 】)。Bāhira,【 形 】 外 部 , 外 部 的 , 外 國 的 。【 中 】 外 面 。bāhiraka,【 形 】 外 道 的 , 局 外 人 。bāhirakapabbajjā,【 陰 】 外道 出 家 人 ( 佛 教 以 外 的 出 家 人 )。Bāhiratta,【 中 】 外 在 性 。Bāhu,【 陽 】 手 臂 。Bāhujañña,【 形 】 民 衆 的 , 衆 人 的 。Bāhulika,【 形 】 生 活 得 豐 富 充 裕 的 。Bāhulla, bāhulya,【 中 】 豐 富 , 豪 華 的 生 活 。Bāhusacca,【 中 】 多 學 , 多 聞 , 非 常 有 學 問 。Bāheti (vah+e), 防 範 , 防 止 , 除 去 。【 過 】bāhesi。【 過 分 】bāhita。【 獨 】bāhetvā。Bāḷha,【 形 】 強 壯 的 , 很 多 的 , 過 多 的 。bāḷhaṁ,【 副 】 強 烈 地 , 過 度 地 , 非 常 地 。Bidala,【 中 】 分 裂 的 豌 豆 , 劈 開 的 竹 子 , 木 板 條 , 條 板 。Bindu,【 中 】 點 滴 , 點 , 瑣 事 。bindumatta,【 形 】 一 滴 的 分 量 。bindumattaṁ,【 副 】 只 有 一 滴 。Bimba(cp. Class. Sk. bimba),【 中 】1. 圖 像 , 圖 形 ,( 太 陽 或 月 亮 的 ) 圓 平 面 (shape, image)。2. 葫 蘆 科 苦 瓜 屬 (the red fruitof Momordica monadelpha, a species of Amaranth [cp. Sk. bimba & bimbī, a kind of gourd])。bimboṭṭha(f.bimboṭṭhī) ,【 陽 】 紅 唇 ((having) red lips )。Bimbā,【 陰 】 頻 婆 ( 悉 達 多 王 子 (Siddhartha) 的 妻 子 的 名 字 )。Bimbika=Bimba 2。34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