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Concise-Pali-Han-UTF..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大 缽 ── 容 納 半 āḷhaka 的 飯 ( 或 其 四 分 之 一 量 的 米 ) 和 一 些 菜 。中 缽 ── 容 納 一 nāḷika 的 飯 ( 或 其 四 分 之 一 量 的 米 ) 和 一 些 菜 。小 缽 ── 容 納 一 pattha 的 飯 ( 或 其 四 分 之 一 量 的 米 ) 和 一 些 菜 。根 據 《インド 學 大 事 典 》III, 389 頁 :4 prastha(Pā.:pattha)=1 adhaka(Pā.:āḷhaka)=386g。《 四 分 律 》:「 大 ( 缽 ) 者 三 斗 , 小 者 一 斗 半 」( 大 22, 622 上 )。 釋 妙 因 《 佛 制 比 丘六 物 圖 集 解 》, 註 :「 姬 周 三 斗 , 即 今 唐 斗 一 斗 。 斗 半 , 即 今 五 升 」。 至 於 nāli, 字 典 的 解 釋 大 多 是 長 度 和 時 間的 單 位 , 只 有 在 《The Book of the Discipline》I,103 頁 ‧ 注 釋 1 中 提 到 :(1) 1 Sinhalese nāḷi=1.5 Magadha nāḷi。(2) 1 Magadha=13pala。 所 以 1 Sinhalese nāḷi=19.5 pala。 又 根 據 《インド 學 大 事 典 》 III, 389 頁 :1 pala=6g。所 以 換 算 起 來 ,1 nāli 就 有 19.5×6g=117g。 也 就 是 說 , 大 缽 ── 可 以 容 納 386g 的 飯 ( 或 96g 的 米 ) 和 一 些 菜 。中 缽 ── 可 以 容 納 117g 的 飯 ( 或 29g 的 米 ) 和 一 些 菜 。 小 缽 ── 可 以 容 納 96g 的 飯 ( 或 24g 的 米 ) 和 一 些 菜 。Patta 3 (pāpuṇāti 的 【 過 分 】), 已 到 達 , 已 達 到 , 已 獲 得 。Pattabba (pāpunāti 的 【 義 】), 應 該 被 得 到 , 應 該 被 達 到 , 應 該 被 到 達 。Pattādhāraka,【 陽 】 缽 架 ( 缽 的 架 子 )。Pattānumodanā,【 陰 】 回 向 功 德 。Patti,【 陽 】1. 步 兵 。2. 步 兵 團 。【 陰 】3. 抵 達 。4. 達 到 。5. 功 德 , 利 潤 。6. 分 享 。pattika,【 形 】 有 份 的 , 合 夥 人 。pattidāna,【 中 】 回 向 功 德 , 轉 讓 一 份 。Pattika (= Padika),【 形 】 走 路 的 。【 陽 】1. 行 人 。2. 軍 人 走 路 。pattiko upasaṅkamma, 步 行 往 詣 。Pattuṇṇa,【 中 】 絲 布 。Pattuṁ,【 不 】 到 達 , 達 到 , 獲 得 。Pattha,【 陽 】 粑 鉈 ( 穀 粒 或 液 體 的 衡 量 ,4 粑 鉈 = 1 西 阿 (seer)[ 印 度 液 量 單 位 , 約 一 公 升 ]。 參 考 Pasata)。Patthaṭa (pattharati 的 【 過 分 】), 已 傳 開 , 大 家 知 道 的 。Patthaddha,【 形 】 非 常 僵 硬 的 。Patthanā( 梵 prāthanā),【 陰 】 發 願 (aspiration)。Patthayati (pa+atth+aya), 想 要 , 願 望 , 志 求 。【 過 】patthayi。【 現 分 】patthayanta。【 過 分 】patthita。【 獨 】patthayitvā。Patthayāna,【 形 】 願 望 的 。Patthara,【 陽 】 厚 平 板 , 平 坦 的 石 頭 。Pattharati (pa+thar+a), 傳 開 , 擴 充 。【 過 】patthari。【 過 分 】patthaṭa。【 現 分 】pattharanta。【 獨 】pattharitvā。Patthiva,【 陽 】 國 王 。Pattheti (pa+atth+e), 熱 望 , 渴 望 。【 過 】patthesi。【 過 分 】patthita。【 現 分 】patthenta。【 獨 】patthetvā。“dibbasampattiṁpatthetvā”ti( 熱 望 生 天 。)Patvā, (pāpuṇāti 的 【 獨 】), 到 達 了 , 達 到 了 , 獲 得 了 。appatvā, 未 到 達 後 。pātvākāsi, 到 達 了 , 他 曾 作 。Patha,【 陽 】 路 徑 , 方 法 , 道 路 。( 在 【 合 】 中 ) 量 , 例 : gaṇanapatha = 數 量 。Pathavī,【 陰 】 地 。 參 考 Paṭhavī。Pathāvī, pathika,【 陽 】 行 人 , 旅 行 者 。pad( 梵 pad),【 字 根 III.】 去 、 走 (to go), 移 動 (to move)。Pada,【 中 】1. 腳 [ 跡 ]。2. 路 , 位 置 , 地 方 。3. 句 , 一 句 話 , 一 行 詩 節 。4. 理 由 , 因 素 。padaṭṭhāna,【 中 】 最 接 近 的因 素 ( 近 因 )。padacetiya,【 中 】 神 聖 的 腳 印 。padajāta,【 中 】 種 種 的 腳 印 。padapūraṇa,【 中 】 虛 詞 。padabhājana,【 中 】 詞 句 的 劃 分 , 每 個 字 分 開 來 論 述 。padabhāṇaka,【 形 】 背 誦 聖 經 的 人 。padavaṇṇanā,【 陰 】 逐 字 解 釋 。padavalañja,【 中 】 足 迹 , 腳 印 。padavibhāga,【 陽 】 字 的 區 別 , 剖 析 。padavītihāra,【 陽 】 步 驟 的 交 換 。padasadda,【 陽 】 腳 步 聲 。padasamācāra,【 陽 】 禮 節 (MA.69./III,183.:padasamācāroti dubbalasamācāro oḷārikācāro ( 禮 節 :粗 行 、 細 行 ))。Padaka 1 (< pada 4 ), 通 文 句 (one who knows the padas (words or lines), versed in the padapāṭha of the Veda (Ep. Of aneducated Brahmin) D.I,88=Sn.p. 105 (where AvŚ II.19 in id. p. has padaśo=P. padaso word by word, but Divy 620296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