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下)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由工业强加给农业。<br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br />

601 第 二 十 章<br />

穆勒的<strong>下</strong>述论点值得注意:<br />

“生产中消费的东西总是资本。这就是生产消费的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br />

属性。生产中所消费的东西就是资本,并且通过消费才成为资本。”(《 政治经<br />

济学原理》,帕里佐的法译本,1823年巴黎版第241—242页)<br />

[(d)]需 求 ,供给,生产过剩[直接把需求<br />

和供给等同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br />

“需求意味着购买愿望和购买手段…… 一个人所提供的等价物品〈购<br />

买手段〉就是需求的工具。他的需求量就是用这个等价物品的价值来衡量的。<br />

需求和等价物品是两个可以相互代替的用语…… 他的〈一个人的〉购买愿<br />

望和购买手段,换句话说,他的需求,正好等于他生产出来但不准备自己消费<br />

的东西的数量。”( 同上,第252——253页)<br />

我们在这里看到,需求和供给的直接等同(从而市场商品普遍<br />

充斥的不可能性)是怎样被证明的。需求据说就是产品,而且这种<br />

需求的量是用这种产品的价值来衡量的。穆勒就是用这同样的抽<br />

象“证明方法”证明买和卖只是等同,而不是彼此相区别;他就是用<br />

这同样的同义反复证明价格取决于流通的货币量;他也就是用这<br />

同样的手法证明供给和需求(它们只是买者和卖者的关系的进一<br />

步发展的形式)必然是彼此平衡的。这还是同样的一套逻辑。如果<br />

某种关系包含着对立,那它就不仅是对立,而且是对立的统一。因<br />

此,它 就 是 没有对立的统一。这就是穆勒用来消除“矛盾”的逻辑。<br />

我们首先拿供给作出发点。我供给的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br />

换价值的统一体,譬如说,一定量的铁,它等于3镑(这笔钱又等于<br />

一定量的劳动时间)。 根 据 假 设 ,我 是 一 个 制 铁 厂 主。我供给一定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