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下)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在这种情况<strong>下</strong>利润称为地租,就同例如在印度,劳动者用资本<br />

家的贷款从事劳动(纵然劳动者在名义上是独立的),把全部剩余<br />

产品交给资本家时利润称为利息完全一样。<br />

(6)斯 特林[用供求关系对资本家<br />

的利润作庸俗解释]<br />

“每种商品的量必须这样调节,也就是使该商品的供给与商品的需求之<br />

比小于劳动的供给与劳动的需求之比。商品的价格或价值,同 耗 费 在商品上<br />

的劳动的价格或价值之间的差额形成利润或余额,这种利润或余额是李嘉图<br />

根据他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帕 特 里 克·詹姆斯·斯特林《贸易的哲学》<br />

1846年爱丁堡版第72—73 页)<br />

[851]同一个作者对我们说:<br />

“如果商品的价值按照它们的生产费用互成比例,这就可以叫作价值水<br />

准。”(同上,第18页)<br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br />

602 第 二 十 章<br />

因此,如果劳动的需求和供给相符,劳动就会按照它的价值出<br />

卖(不管斯特林如何理解这个价值)。 如 果 劳动耗费在其上的商品<br />

的需求和供给相符,商品就会按照它的生产费用出卖,这个生产费<br />

用就是斯特林所谓的劳动的价值。于是,商品的价格等于耗费在商<br />

品上的劳动的价值。而劳动的价格又和劳动本身的价值处于同一<br />

水准。从而,商品的价格等于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的价格。因此在<br />

这种场合就不会有利润或余额。<br />

于是,斯特林这样来解释利润或余额:<br />

劳动的供给与劳动的需求之比必须大于劳动耗费在其上的商<br />

品的供给与这个商品的需求之比。必须设法使商品的卖价高于商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