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5)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尼亚式的。<br />

在马来亚人移居太平洋诸岛前,马来亚式亲属制度必定曾在<br />

亚洲各处流行;( 土 兰 尼 亚式)亲属制度是以马来亚式的形态,从一<br />

个共同的亚洲祖源,随血统的流布而传给三大族系的祖先的;后来<br />

被土兰尼亚族系和加诺万尼亚族系的远祖把它变为现在的形态。<br />

土兰尼亚式亲属制度中的主要亲属关系,是 从 普 那 路 亚 家 庭<br />

产 生出来的;由婚姻产生的某些姻亲关系已发生变化。丈夫的兄弟<br />

关系和妻子的姊妹关系构成了充分反映在夏威夷的普那路亚习俗<br />

中的婚姻关系的基础。从理论上说,这一时期的家庭和由婚姻关系<br />

结成的集团大小相等,但实际上,为了居住和谋生的便利,它必然<br />

细分成若干小家庭。布列吞人的十个至十二个兄弟彼此共妻,这可<br />

以看作就是普那路亚集团的一般分支的范围。<br />

共产制生活方式看来是起源于血缘家庭的需要,它在普那路<br />

亚家庭中继续存在,而 在美洲土著中继续存在于对偶制家庭中,一<br />

直 实行到他们被发现的时候。<br />

呢?)<br />

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br />

(而 南 方斯 拉夫 人 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人<br />

第三编第四章<br />

对偶制家庭和父权制家庭<br />

当美洲土著被发现的时候,其 中 处 于 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那<br />

一部分已经是对偶制家庭;他们成对婚配,形成了一种明确的、虽<br />

然只是部分地个体化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包含着专偶制家庭<br />

53 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