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上)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br />

604 答“邻”报的告密<br />

乎是侮辱性的,总之是令人不快的语调对普鲁士说话,是 希 望 用 这 种 方 式 引起<br />

政府的注意,使政府醒悟过来,除此之外 · 没 · 有 · 任 · 何 · 别 · 的 · 原 · 因。因为据说人民已经<br />

远远超越现存的国家形式,这些国家形式的弊病就在于徒有虚名;人民和报刊<br />

不相信这些机构,更 · 不相信这些机构会从内部得到发展。”<br />

《科隆日报》在说完这段话以后喊道:<br />

“一边发表这样的议论,一 边 还 不 断 抱 怨 没 有 足 够 的 新 闻 出版自由,这难道<br />

不令人惊奇吗?既然能够当面对政府说,‘一切国家机构都是废物,甚至不宜用<br />

来作为向某种较好的机构过渡的阶梯’,那么,还 能 要 求 比 这 更 大的自由吗?”。<br />

首先我们应该就引证的方法取得一致意见。那篇引起讨论的文<br />

章 ① 的作者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报刊偏偏用这种尖锐的<br />

语调来对待普鲁士呢?他回答说:“ · 据 · 我 · 推 · 测,原因主要应当在下列情<br />

况中寻找。”他并没有像《科隆日报》强加于他的那样,声称没有任何<br />

别的原因存在,相反,他是把自己的看法仅仅作为他的推测,作为他<br />

个人的意见来加以叙述的。作 者 接 着 承 认(这 一点《科隆日报》一 字未<br />

提):“1840年的高潮曾部分地波及国家形式,试图给国家形式注入<br />

充实的内容和生命”。但是人们可以感到,“人民精神实际<strong>上</strong>绕过了这<br />

些国家形式,它几乎没有触及它们,甚至对这些国家形式为实现进一<br />

步发展所起的过渡作用,它也几乎 · 还 · 不 · 可 · 能 · 加 · 以 · 认 · 识 · 或 · 注 · 意”。作者<br />

接着说:“我们暂不讨论这些国家形式是否有权存在的问题;然而可<br />

以说,人 民 和 报刊并不是充分地相信这些机构,更谈不<strong>上</strong>充分地相信<br />

这些机构有可能 · 自 · 下 · 而 · <strong>上</strong> · 地 · 得 · 到 · 发 · 展。”《科隆日报》把“并不是 · 充 · 分<br />

地相信”改 成了“不相信”,并且删去了引句的后半句中“自下而<strong>上</strong>”这<br />

·<br />

① 1843 年1月6日《莱茵报》第6号刊登的《普鲁士的新闻出版》一<br />

文。—— 编者注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