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上)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变成一个事物,这种看法完全是愚蠢的。”<br />

同<strong>上</strong>,第514 页 :“他 们〈即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说,因此[即因为原初物体<br />

具有不可分的性质],一 不 能 产生多,……多也不能产生真正持续的一,但是,任<br />

何一看起来都好像是由于原子的结合而产生的。”<br />

(8)普卢塔克《科洛特》第1111 页 :“原 子 被 他〈即德谟克利特〉称为观念。”<br />

(9)参 看 亚里士多德,同<strong>上</strong>。<br />

(10)第 欧 根 尼 · 拉 尔 修 ,第10卷第121节:“他〈即哲人〉将 提 出明确的学<br />

说,而不会保持怀疑的态度。”<br />

(11)普卢塔克《科洛特》第1117 页 :“因 为 伊壁鸠鲁有一个学说认为,‘除哲<br />

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对某一事物深信不疑’。”<br />

(12)西塞罗《论神之本性》第1卷第25章:“他〈即伊壁鸠鲁〉说过,一 切 感<br />

官 都 是 真 实 东 西 的 报 道 者 。”<br />

参 看 西 塞罗《论最高的善和恶》第1卷第7章[第22 节 ]。<br />

(普卢塔克)《 论 哲学家的见解》第 4 卷第287页:“照伊壁鸠鲁看来,一 切 感<br />

性 知 觉 和一切表象都是真实的。”<br />

(13)第欧根尼·拉尔修,第10卷第31节:“因此,伊壁鸠鲁在自己的《准<br />

则》中说,感性知觉、预想 24 和感 觉 都 是 真 理 的 标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br />

驳倒它[即感性知觉]。”第32 节 :“一 种 感 性 知 觉 不 能 驳 倒 另 一 种同类的感性知<br />

觉,因为它们有相同的效用,也不能驳倒另一种不同类的感性知觉,因为它们并<br />

不是对同一个客体作出判断。因此,任何一种感性知觉都不能驳倒另一种感性<br />

知觉;因 为我们要以一切感性知觉为依据。思 维 也 不 能驳 倒 感 性 知 觉,因 为全部<br />

思维都依赖于感性知觉。”<br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br />

86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br />

(14)普卢塔克《科洛特》第1110— 1111 页 :“他 [即 科 洛 特]说,德谟克利特<br />

断言只有按照意见才有颜色,只有按照意见才有甜味,只有按照意见才有[每一<br />

个]具体的事物,[而 实 际 <strong>上</strong> 只 有 虚 空 和]原 子 ,这 种论断是同感性知觉[相矛盾]<br />

的…… 这种论证我没有什么可反对的,但是我必须说,<strong>上</strong>述论断是同伊壁鸠<br />

鲁的学说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按照他们自己的观点,形状和重力是<br />

同原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样。那么,德谟克利特是怎么说的呢?——<br />

实体在数量<strong>上</strong>是无限的,是 不可分割的和有差异的,此外也没有质和感觉,它们<br />

分散地飞驰于虚空中。当它们彼此接近,或者互相碰撞,或者互相连接的时候,<br />

在由此产生的东西中,有的表现为水,有的表现为火,有的表现为植物,有的表<br />

现为人;而实际<strong>上</strong>这一切都是原子,德谟克利特称之为观念,而不是什么别的东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